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宗教慈善
 
聚焦佛教慈善事业 推进佛教服务新时代美好生活——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举行
作者:方丽娟 胡娇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4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影响下,在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佛教文化与儒教文化、道教文化共同组成了华夏文化的基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学艺术以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中国佛教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高素质的佛教僧才,服务社会、造福社会,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佛教界的使命。中国佛教有悠久的慈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赈灾、济困、医疗等优秀传统,并取得了诸多成绩。在新时代,如何发挥好佛教慈善作用,如何将佛教文化与生活相融合,践行好人间佛教,参加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的专家学者共聚春城,聚焦佛教慈善事业,推进佛教文化与生活进一步相融。

 

专家学者共聚春城

 

1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在昆举行。此次论坛由昆明佛学研究会、昆明千佛堂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慈善界人士等数百人共聚春城,聚焦走进新时代服务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探讨弘扬人间佛教思想,推动新时代的佛教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

 

本次论坛下设“走进新时代的佛教慈善事业”“走进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走进新时代的佛教经典研修”3个分坛,突出“养老”“助残”“扶贫”“慈悲”“圆融”“正行”“正信”“精进”“智慧”9个主题词,促进佛教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让佛教慈善事业走进新时代。

 

昆明佛学研究会会长郭滇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走进新时代服务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是本届论坛的主题,也是佛教走进生活,走进新时代的现实意义所在。昆明佛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程鹏作主题发言。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陈浩希望昆明佛学研究会始终坚持贯彻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佛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坚持中国化方向,在佛学研究中深入挖掘佛教教义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加强道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建设一流的学术团体,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开创佛教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努力探索佛教慈善事业、佛教文化事业的新路子、新模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多作贡献。

 

论坛期间,昆明佛学研究会还举行了“净莲之夜”佛教文艺晚会和“佛教文化与生活征文暨佛教经典研修”结业仪式。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昆明市民族宗教委、昆明市政协民宗委、昆明市委统战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宣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王邦维教授、上海佛学院金易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释惟善、厦门同心慈善会创会会长释广普、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弘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秘书长李劲等数百专家学者及嘉宾参与论坛。

 

专家共谈新时代的佛教慈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宣方教授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要与时代契合,佛教的初心就是慈悲心,落实到行动之中,服务好美好生活是佛教新时代的使命。慈善不是佛教的副业,佛教讲关怀一切众生,很多经典教义都把布施放在首位,所以慈善是佛教的必修课业。但是,佛教的慈善组织不能仅凭发心,也应该具备专业性,这样才有利于佛教慈善事业发展和行业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表示,佛教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慈悲济世、自利利他等,这些思想是佛教做慈善的根源。中国佛教史上的慈善事业丰富多样,涉及济困、赈灾、养病房、安济房、修桥筑路、收留读书人士等,历史的经验值得现代佛教慈善组织借鉴,可在政府的主导下,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慈善,引导慈善公益的主体多元化发展,将专业性的事务交给专业社会组织承担。

 

厦门同心慈善会创会会长释广普谈到佛教慈善的驱动力时说道,佛教慈善组织不属于利益驱动型组织。

 

佛教慈善组织的驱动力是愿力,就是佛教的不忘初心,佛教慈善组织有序发展,需要找到驱动力,找到激发人们的愿力,将自觉发心与科学性、专业性的管理结合在一起,最大化地服务好社会,利益众生。

 

说到佛教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的实践可谓十分丰富。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弘来就佛教慈善的发展,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慈善模式值得思考。做好新时期的佛教公益,要进一步探索慈善的模式,引领爱形成一种慈善的生活方式;另外,要思考受助者需要什么,帮助他们什么的问题,要注重心灵慈善;应该提升慈善的专业化,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主动思考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建构。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劲分享了专职公益事业中的三个问题,即慈善法律框架演进中,对佛教慈善组织的规范;公益组织向企业学习的大潮下,如何保持初心;传统慈善方式给当下社会提供的借鉴。 他认为,当前一些慈善机构有营利的企图,这是需要警惕的。佛教慈善组织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公开化,做好信息公开、备案、管理费支配等,在向企业学习的同时也不能损害佛教慈善的初心。

 

北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王邦维教授认为,佛教的基本理念是“慈悲”,从慈悲心到实践就是做慈善。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有非常悠久的、深厚的慈善传统,佛教团体为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发挥的作用是令人自豪的。

 

践行人间佛教构建美好生活

 

在“佛法与生活”分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探讨了践行人间佛教,用佛教理念构建美好生活等问题。

 

东南大学教授、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说,佛教讲的信、解、行、证四个环节,要有信仰、信念、信心。佛教徒的修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生活,要亲自去实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理解和修行的关系,就是知和行的关系。

 

上海佛学院教授金易明说道,信仰是基础和根本,理解认识佛教教义,要落实在行上,放到证上。中国佛教界曾经发出号召,落实贯彻自身建设,首先就以信仰建设为首,以道路建设为核心,道路建设就是行。佛教的慈悲精神可以化解社会的戾气,佛教的生活化,需要以生活的佛化为基础,应该突出平常心,佛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佛教徒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的引导。比如佛教所讲的持戒,就是做人要规矩,遵守国家法律人伦道德,这是做人的基础,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人去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表示,佛教不是谈玄说妙,修行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人际关系、爱别离苦,都需要人文的关怀。慈善就是实现生活修行。当个人面临痛苦时,不管是施者的慈悲心,还是受者,都要直面人生的痛苦。

 

云南省委党校教授赵玲认为,佛法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要做实修。在傣族地区,这种思想是深入到每家每户的。佛法和生活是紧扣在一起的,佛法如果能当做一种智慧,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的佛教慈善组织临终关怀做得非常好,并带动了信众们也愿意去关怀需要帮助的人。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方丽娟  胡娇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