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永仁彝乡绣出致富花
作者: 刘蕊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3/22

 

 

 

 

近日,七彩云南2018民族赛装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中国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的举办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赛装节的成功举办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到了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永仁彝绣上。

 

近年来,永仁县紧紧抓住历届赛装文化节这一重要契机,把发展彝族刺绣产业同弘扬彝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走“观念创新、典型引路、龙头带动”的路子,打响了永仁彝族赛装节、彝族刺绣品牌,引导永仁人民走向致富之路。

 

赛装打开彝绣知名度

 

“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一句话就完美地诠释了永仁县彝族人对赛装节的热情。作为赛装之源、彝绣之根的永仁赛装节,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从公元666年开始,每年的正月十五,永仁县直苴村的彝族人都会穿上亲手刺绣缝成的新衣服聚集比赛、唱歌打跳,从未间断,直到现在,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赛装节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提高,更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想要一睹彝族人的民族风情和五彩绣衣。赛装节由过去直苴彝族的节日日益发展为直苴周边包括中和、猛虎、宜就以及大姚昙华、桂花等地彝族的共同节日,甚至攀枝花、昆明等各族群众也纷纷前来参加节日活动,人数由过去五六千人发展到数万人,赛装节成功地打响了永仁县彝绣的知名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彝绣,彝绣产品的销路逐渐打开,走出了彝山,远销北京、上海等省市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据了解,单是2017年彝族赛装节的游客就达5万多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收入达2000多万元。

 

协会引导培养彝绣人才

 

为了积极发展彝绣产业,永仁县采取了发放扶持贷款等方式扶持彝绣协会、彝绣专业村、彝绣营销大户,成立了永仁县彝族刺绣协会和莲池乡彝族刺绣协会,以及莲池乡凹泥奔新村、猛虎乡猛虎上新村等12个分会,来扶持彝族刺绣示范户。据永仁彝绣协会会长李如秀介绍,协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多次组织彝绣能手、彝绣经纪人参加苏州、杭州、北京、新疆举办的培训班,到腾冲、剑川等地学习借鉴彝绣发展经验,并多次邀请服装设计专家、刺绣专家到中和镇直苴、莲池乡查利么等彝绣从业者聚集地,从服装裁剪、丝线色彩搭配、图案整体布局设计等方面开展培训。目前,已经开展了82期培训班,培训绣女8562人次,全县共有1万余人从事彝绣或学会了彝绣技艺。

 

 

 

五彩丝线变成金线银线

 

2017年2月,永仁县为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积极开发建设了彝绣一条街,彝绣一条街共有48户经营户(包含企业11户)入驻,其中彝绣经营户就达到41户。直苴村的村民起琼翠,是永仁县彝绣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彝绣一条街的入驻户。她告诉记者,她去年刚经营彝绣店。随着这几年彝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她的彝绣产品也越来越好卖了。“在这里我找到了自信,我不敢相信我们一个小地方的绣品会这么受欢迎。现在,我靠着卖彝绣品,每个月都有2万以上的收入。”文化上的满足感以及经济上的收益,让她开启了真正的致富生涯。目前,在她手下有上百个绣娘。

 

像起琼翠这样的彝绣带头人是永仁县彝族妇女从事彝绣产业的一个缩影,但是更多的是带头人引领下的普通绣娘,依靠手工绣片,来实现增收致富。在永仁县举办的“指尖上的创意”刺绣大赛上,五十多岁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在家经常做绣片,村子里像她一样岁数的人很多都是这样。“农忙的时候忙农活,农闲的时候就开始做绣片,绣好的绣片卖给开彝绣店铺的人,一个月大概收入2000多元。现在很多外地人喜欢我们的手工绣品,我们的绣片变得好卖了。”李阿姨满是自豪地说道。

 

李如秀介绍,现在彝绣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很多人都在从事刺绣行业。目前,通过发展彝绣产业,部分带头人实现年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约6万元,年收入上万元的有10余户,普通绣娘收入人均每月不少于2500元。

 

“彝绣人”的新思考

 

彝绣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据永仁县彝绣产业扶贫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永仁县彝绣产品生产和销售中,没有专门的市场营销人才,产品的销售仍处于“见子打子”阶段,有订货即加工,无订货即停止,销售渠道不畅,销路不广,彝绣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如秀对此也表示赞同,“现在永仁县彝绣产业的发展最欠缺的就是销售方面的人才和平台,没有销售方面的人才和平台,彝绣产品无法走出去,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

 

原本在北京打工的小直苴村村民李康丽于2016年回到家乡,投入到彝绣产业的发展中来。李康丽介绍,她现在的工作是在网络上分享一些彝绣的产品,做一些推广,并且通过网络接一些订单,然后召集绣娘一块儿来完成这些订单。“有很多外地人,想要买我们的彝绣产品,这样就能够给当地的绣娘增加一些收入。”但是像李康丽这样回到家乡参与彝绣产业发展的年轻人并不多。李如秀表示,“永仁彝绣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年轻的人才。我们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彝绣行业来,这样我们的彝绣产业才有希望。”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刘蕊)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