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和谐寺观教堂
 
嘉兴石佛寺 禅灯香火千秋盛
作者:民族时报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4/4

据《嘉兴府·县志》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乡人于此地掘得石佛四尊,以建寺名石佛院,宋代赐名保圣院,明洪武时名石佛寺。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赞美诗句:“鼎立同根丈六躯,斫山工匠世应无;不知他日飞来意,较比鸿毛重几铢。”

 

石佛寺寺内有八景,每年来这里游览观赏的人及香客极多。由于石佛寺地形略像一朵五瓣的梅花,中间川流曲抱,所以石佛寺又称“梅花洲”。在当地民间又有“龙地”之传说,两株古银杏为龙角,三步两爿桥为龙须,桥后长堤为龙身,寺前池塘为龙珠。石佛寺地处田园深乡,环境幽雅,明清时多有望族富户迁居于此,逐渐兴盛,也因此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此读书郊游。

 

明尚书孙植、御史金灿曾读书于此,并建有书院。嘉兴高士巢鸣盛居于此地,20岁时在石佛寺读书,25岁考中举人,参加过复社,明亡后隐居于石佛寺。他用种植的匏瓜制作成工艺品匏杯,名曰“木隽李韵尊”(葫芦器),精致美妙。晚清张鸣珂也曾读书、著作于此,张鸣珂著有《寒松阁读艺琐录》为世所重,足以为寺增光。

 

石佛寺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然其地貌未变,古韵犹存。石佛寺外尚存古银杏两株,高29米,枝繁叶茂,冠径庞大,树身粗壮,需四人合抱。硕大的银杏树,仿佛是两个彪悍大将守护着石佛寺,而此时面对空旷静寂的石佛寺遗迹,显得惆怅不已。与石佛寺遗迹同脉的有三步两爿桥和石佛寺香花桥。其中三步两爿桥建于明代,1992年10月被列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步两爿桥位于石佛寺东南小河上,由两座呈直角的单孔石拱桥组成,转折相连,形制独特,亦有画意。西桥,东西向,桥首有“常丰”字样,无护栏。桥南侧有柱联:“乘驷漫夸题柱客,成梁为助济川功。”北侧不见柱联。东西桥首有“聚秀”字样,有两护栏,桥东侧有柱联:“鏁梅花洲之去脉,镇禅仗沙之分堤。”桥西侧有柱联:“波影射双龙井眼,河源通一鉴山泉。”桥联中“梅花洲”、“一鉴泉”均为原石佛寺景观。

 

石佛寺香花桥位于石佛寺南面长生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东西桥首均有“香花桥”字样。北侧可见石阶五级,南侧可见石阶三级。桥护栏系新添。桥东侧有柱联:“波涵汪泽贯千流,钵传石佛归宗风。”明正统年间重建石佛寺,有八景,香花桥为其一。现香花桥桥墩西侧北边并列两石,左石刻“候选州同知,信官张广涵,独建香花桥,乾隆壬辰岁。”行书。右石刻“前建,乾隆壬辰岁,信官张广涵独建,重建光绪甲午年,信官朱采助赀,本学广文王震元助椿木。里人冯学古、陆瑞生冯学艺仝助赀。”正书。由此可见,此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次重建。

 

遥想昔日石佛寺规模之壮观,屋楹百间,雕梁画栋,自民国后期始衰落。旧有乡谚“鬼迷石佛寺”是言其荒落。如今,石佛寺及遗存已列入政府保护区域,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的思考。

 

(综合)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