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宗教视窗
 
十余位宗教人士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作者:俞灵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6/13

在5月初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7位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4位佛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榜上有名。

 

齐云山道场音乐:
每年演示约400场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道教协会会长、太素宫住持詹和平道长是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7位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齐云山大力发展道教文化,积极修缮道观、宫殿,培养年轻道士,挖掘整理道教经籍,恢复道教活动——齐云山道场(道乐),购置法器、乐器、法衣,开展正常的道教活动,每年为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东南亚地区的香客举行大小道场共400场左右。

 

齐云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道教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齐云道场道乐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近10年来,齐云山几位德高望重、业务娴熟的道长先后羽化,从事大型道场、演奏完整道场音乐行将后继无人,齐云山道场道乐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对濒临消失的齐云道乐,我们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将部分演示过程记录下来,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詹和平道长表示,齐云山道教协会已采取多种方式传承道场道乐。如,由不定期举行齐云道场道乐演示活动,到2017年改为每天定期的演示活动,使齐云道乐有了一定的恢复。

 

为了保护好齐云山道教正一清微派道场、道乐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为了保管好现有的42首道乐曲牌曲谱,做到传承有序,2015年,齐云山道教协会吸收了4名道士。经过两年的传、帮、带,他们已于2017年上半年全部通过考核。目前,齐云山道场道乐的专职人员有21人,“这和齐云山道场道乐传承发展的需要还是相差很远。”詹和平道长说。

 

雄色寺绝鲁音乐:
3种语言文献书籍正在出版
 

 

雄色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水县拉萨河下游南岸雄色山谷的山坡上,是目前西藏境内最大的尼众寺院之一。曲水县文化局非遗负责人尼玛番多告诉记者,雄色寺绝鲁传承人尼玛卓嘎目前在闭关修行中,因此没能参加6月6日举行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

 

据尼玛番多介绍,绝鲁音乐是仅在藏传佛教宁玛派和噶举派部分寺院中流传的一门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而雄色寺绝鲁音乐是雄色寺尼众在进行宗教仪轨时唱诵的音乐,也是西藏尼众寺院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绝鲁的音调非常优雅动听,富有旋律感和节奏感。”尼玛番多说,特别是尼众集体诵唱时,音调平稳齐整,声调清秀缥缈,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雄色寺绝鲁于2015年正式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曲水县文化局已组织专人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工作,英语、汉语、藏语文献书籍正在出版中。

 

茅山道教音乐:
整理曲目160余首

 

江苏省西南的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景帝时,咸阳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被后人尊奉为三茅真君,山亦易名为“茅山”。南朝梁代陶弘景(456—536年)在茅山创立了“茅山派”道教的科仪及音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的茅山还是一片废墟,没电、没水、没路,条件非常艰苦。”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何春生道长回忆初来茅山时的景象,彼时的何春生道长只有22岁。

 

1982年,茅山道院招收了8名年轻的道士,1983年招收了3名。“我是第二批的3人之一。”何春生道长介绍,为了使茅山道教音乐的传承后继有人,1987年,又招收了16名年轻的道士,举办了为期6个月的道教科仪培训班,专门学习茅山道教科仪和茅山道教音乐。后来,又分批选送人员去武汉音乐学院学习。

 

茅山历来师承极为严格,辈分清晰。“我的两位师傅分别是觉字辈上清派第60代传人和念字辈第77代传人,我是第78代。”何春生道长说,两位师傅无论传授经忏、科仪还是工尺谱,都是口口相传。

 

经过30多年的努力,茅山道教音乐人才济济,并成立了一个36人的道教经忏班,专门从事道教斋醮科仪和道教音乐的演出。2014年,茅山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茅山道教音乐已经整理出160多首曲目,并结集出版了《茅山道乐研究》和《中国茅山道教音乐》。

 

“茅山道教音乐的发展离不开道乐团的建设,再好听的音乐离开受众也是无水之鱼。”作为茅山道教音乐的传承人,何春生道长认为,要充分认识到道教音乐必须从殿堂走向社会,而不能陶醉在自娱自乐的科仪音乐之中。“道教音乐要作为一种高雅艺术提供给社会大众,使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道教音乐的艺术之美,这是传承和发展道教音乐最好的方法。”

 

(俞灵)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