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花倮山寨沐党恩 致富小康梦成真——广南县篆角乡石碑坡彝族(花倮人)过上好日子
作者:杨清旺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6/15

 

 

 

 

“决战脱贫攻坚 共创民族团结”,这是今年广南县篆角乡大坪村委会彝族花倮人欢度 “荞菜节”的主题。当地群众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活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打气,跳着独特的葫芦笙舞感党恩,男女老少用欢笑迎接“新年”、新生活的到来。
石碑坡是彝族花倮群众聚居地,有83户414人,全部为彝族花倮人,他们自称为“布艮”人。2013年以前,村子人畜共居是常态,老百姓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好,精神面貌也欠佳,人均年收入在785元以下。2013年,石碑坡被列为特困攻坚试点村,随着扶贫攻坚的推进,过去极度贫困的石碑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花倮群众正逐步过上更好的生活。

 

甩掉穷帽换新装  古老村庄新气象

 

在彝族花倮同胞过一年中最隆重的“荞菜年”之际,记者来到了石碑坡,走进有着深远寓意的寨门,便看到村内的“神树”(一棵百年老榕树),正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大树下是文化活动广场,村里有干净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独具特色的文化墙,一派新气象。

 

“五年前我们来到村子的时候,整个村很破败,房屋零乱,墙垣断残。随手推开一农户的门,整个院子无一处干燥之地,地上全是猪牛粪便,只得踮着脚尖来到屋里,破烂的锅灶和桌上的剩菜,超越了我们预想的贫困。”

 

篆角乡乡长李玖富说,经过摸底调查,发现村子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村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收入单一,群众在经济林方面的收入仅有油桐,每年每户收入百元左右;二是养殖业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难以帮助其增收;三是打工起步晚挣到钱的不多,曾过着“养牛为耕地、养猪为过年、卖鸡为买盐”的生活,家中空空荡荡,一贫如洗。

 

从2014年开始,石碑坡脱贫攻坚正式拉开序幕。一条长7公里的进村道路全线贯通,大车小车开进村里,盖房修路一派热闹的场景。如今过去4年多,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村内道路也得到修建,村里有了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墙和太阳能路灯、卫生厕所等。并实现了“家家有牛耕田,户户有猪过年”。

 

扶智工程添动力  教育倾斜得实惠

 

“以前我们进来做工作的时候,很多群众见到我们进来,还有躲避的行为,他们跑回家里把门关起来,不愿出来,不敢和我们进行交流。”广南县篆角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程坤钱告诉记者。

 

2014年,篆角乡石碑坡全村394人中,没有读过书的有209人,读过小学但没有毕业的95人,初中毕业18人,没有大中专毕业生,正式参加工作1人,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打工收入微薄。

 

“扶智和宣传教育是石碑坡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的。”李玖富说,在对石碑坡实施的这几项工程中,除了生产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外,教育、卫生等扶持项目也汇集在了石碑坡,就医就学难得到了解决,花倮群众上学由政府补助生活费,在广南县篆角乡大坪小学还专门开设了双语教学,全面提升花倮群众文化素质。
 

 

“培养一批孩子,改变一代花倮”,在篆角乡政府的协调下,针对花倮学前儿童,在篆角大坪完小开设花倮希望班,并为孩子们免费解决衣食住行和学习的一切需要,极大地改善了花倮村寨教育基础设施。

 

“希望班主要是为了让花倮儿童不输在起跑线上。学校专门聘请会花倮语言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教他们说汉语,说普通话,教他们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融入学校生活。目前已经开了两个班,培养了30多名花倮学生,他们思想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李玖富说,现在学校有营养早餐,在学校吃的也比家里好。

 

 

 

精准施策拔穷根  勤劳致富喜开颜

 

“现在的房子盖好了,住着非常舒服,政府给我家补了4万块,贷款借了5万,现在日子倒是好过了。”村民杨婷英说不出来的欣喜。

 

“现在什么都搞好了,比以前好多了,以后打算在街上建个房子,想做点小生意之类的。”村民植水娟想把以后的日子过好一点,让小孩也能过好一点。

 

“产业发展快,全靠能人带。”44岁的村小组长周歧刚就是村子的带头人,在扶贫推进之前就建起了村里第一栋“洋楼”,他说,“我住过茅草房、土坯房和现在的砖房,差不多十来年就更新换代。现在发展这么快,还好我们现在反应过来,要大步追赶,就必须有事情做,有产业。”

 

周歧刚是村里最早一批外出务工的人。“等着儿子毕业了,我轻松一些,我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村民们一起来养,做成规模化养殖。”

 

据了解,为了加快村民的思想转变和素质提升,增强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广南县、乡、村各级工作队员用真心提真情宣传政策、促膝长谈找根源话穷根,按照精准施策精准退出路径制定脱贫方案。

 

“我们经常协调组织相关单位来村里做专题宣传活动,用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村民思想的转变。同时协调妇联来给村里的妇女做工作,妇女们天性勤劳,通过举办各类评比活动,让她们管好丈夫,管好家。”李玖富告诉记者。

 

村子建设漂亮了,技术也学会了,目前村里已经有167人外出务工,在他们外出务工之前,都持有乡上发放的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了一技之长,工作不愁,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葫芦笙伴花衣舞 众口称赞好民俗

 

“青山绿水映村门,棍子鱼儿作图腾。”现如今的石碑坡焕然一新,从进寨门的一刻就可见一斑。

 

彝族花倮人主要分布于广南县篆角乡大坪村委会、那洒镇龙汪洞村委会和西畴县鸡街乡漫龙村委会的6个村小组,共3000余人。虽同为彝族,但实际与彝族其他支系在语言、习俗、服饰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完全不同,在中国独一无二。

 

“他们的舞蹈很独特,花倮的服装太有特色了,非常靓丽,看着工艺应该很复杂。”同行说着便问73岁的花倮人宗天珍,宗天珍指着自己袖子上的图案对记者说:“彩色的圆形是牛眼和雀眼,三角形代表了荞菜叶。”宗天珍又指了指帽子高耸处的那团毛线:“这是雀冠。”

 

宗天珍告诉记者,绣一套这样的盛装要一年,衣服的布料是从外面买来的,但以前她们有自己的棉花田,从纺织布,到染色,再到拼接、刺绣,不少妇女掌握着一套完整的民族服装制作手艺。

 

关于花倮文化的传承,李玖富告诉记者,目前在大坪完小专门请花倮人老师教授花倮语言,同时传习花倮人的歌舞及葫芦笙技艺。李玖富认为,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花倮人文化才能真正传下去。

 

目前,彝族葫芦笙舞、敬酒歌和《采月亮》等花倮特色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保护。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清旺)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