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针线间延续民族之美——记全国人大代表、非遗传承人罗珺和她的彝绣事业
作者:陈慧君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7/5

 

 

 

 

嫘祖养蚕,始有纺织;指尖锦绣,布里“文章”。千年前,彝族人民用丝线绘画生活,将点饰融入棉布,创造出独特绚丽的彝族刺绣。

 

南博会的楚雄馆里,色彩斑斓的衣裙、精致美丽的饰品和飞针走线的绣娘,让记者不得不注意到这方天地以及这方天地的创造者——罗珺。

 

她以一份对古老技艺的热爱与执着,造就了彝绣品牌咪依噜,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彝绣这一民族艺术结晶,加深了外界对云南的印象。

 

彝家绣娘 因热爱闯出一番天地

 

罗珺生于大姚县桂花镇,作为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罗珺自小便精通彝族刺绣,但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彝绣这种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渐渐式微。2009年,罗珺毅然成立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女性创业者。

 

2010年,罗珺成立了咪依噜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是云南刺绣工艺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刺绣行业唯一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企业,并入选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

 

此外,自2016年起,咪依噜就在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彝绣文化主题园,集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彝族刺绣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彝族文化旅游基地和彝族刺绣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基地、培训基地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大姚县“咪依噜”彝绣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外界了解云南彝绣文化的一张名片。

 

融汇古今 只为让彝绣再放光芒

 

能将彝绣产业做到这样大的规模,其中又有什么秘诀呢?秘诀之一自然离不开拥有千年历史的独特的彝族刺绣。传统彝绣一般以黑色和天蓝色作底色,刺绣色彩主要以红、黄、绿、金色为图案色,图案纹饰以花、鸟、牛、羊以及一些符号为主,刺绣手法变化多样,有垫绣、引绣、抛针绣、套针绣、平针绣、压线绣、锁边绣等等,色彩鲜艳饱满,很好辨认。

 

就是这样美丽的刺绣,在工业化生产服装的冲击下,面临着后继无人、逐渐失传的局面。但罗珺有一颗传承民族文化的心,她希望把彝族刺绣发扬光大,让彝绣走进更多现代人的生活。

 

展会上,营销部经理潘云向记者一一展示了咪依噜的特色产品——带有彝绣设计的手机壳、笔记本、卡包、iPad袋子和旅行箱,边说,潘云还拿起了一个精美的皮质封面的笔记本,封面上还有彝绣图案,“这是我们的新一代笔记本,拥有USB接口和移动硬盘,带有充电和信息存储的功能,既美观又实用,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为了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产业化的生产是重要的途径,罗珺一直坚持在保留彝族传统特征的基础上,糅合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大胆创新,开发出一系列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消费层级的产品。既保留彝绣传统又结合当下的时尚感和实用性,这让罗珺的彝绣品牌走得更远。

 

促进就业 推动地区脱贫致富

 

罗珺彝绣产业的成功,让更多的绣娘能够通过手工刺绣获得收益。咪依噜的绣娘从成立之初的36人发展到现在已有800多人,辐射大姚全县12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公司还积极组织绣娘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绣娘的刺绣技能,保证刺绣质量。到2017年,累计培训过的绣娘大概3000多人,通过培训的绣娘,有的自己做起彝绣经纪人,年收入达十万左右,而专职绣娘的年收入也达到三四万元。

 

展会上,绣娘杨永丽告诉记者:“我平时闲着就绣,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有意思多了,还为家庭创造了经济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潘云也说:“我们成立了很多合作社,每年收购当地绣娘的绣片,给她们回报,让她们有一份收入,也让当地年轻人更愿意学习刺绣技艺。”

 

作为人大代表,罗珺积极建言献策,沟通各方,希望能有更多政策扶持地方民族产业发展;作为行业领头人,罗珺通过建立彝绣文化主题园,将云南分散的彝绣作坊和小企业组织起来,让贫困户对接产业、联动企业,推动彝绣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作为彝绣非遗传承人,罗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将彝绣带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地。过去承载现在,未来只为传承,将民族之美敬献世界,这就是罗珺的彝绣梦。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