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作者: 杨艳鹏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7/26

保山市有汉、彝、白、傣、苗、回、德昂、傈僳、布朗等20多个民族,有世居少数民族1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97%,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边疆于一体的多民族散杂居地级市。

 

 

 

近年来,保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咬紧作出“十大示范”目标不放松,高位推动、合力攻坚、以点带面,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强化组织领导  狠抓项目带动

 

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为实施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驻点抓的“三抓”工作机制。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实施意见》、《保山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示范点创建“555”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同时,有针对性地结合保山市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台了《保山市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保山市布朗族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补齐民族地区发展“短板”的政策措施。对全市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保山市在少数民族乡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综合示范项目27个,各级各部门整合投入各类资金3.45亿元,基本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现已建成猴桥秀水沟、木城乌木寨等7个边境少数民族示范村,猴桥黑泥塘、滇滩水城等13个民族特色村寨和猴桥民族团结示范镇等一批示范点,全市少数民族村水、电、路通达率达100%,教育、卫生、文化、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产业培植  振兴民族教育

 

为探索建立长效脱贫的产业体系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保山市先后投入资金2580万元,支持傈僳族群众大力发展泡核桃、草果等特色经济林果;傣族群众充分发挥低热河谷地区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烤烟、红花油茶等经济作物及稻田养殖等现代农业;回族群众大力发展肉牛、肉鹅养殖及餐饮业;佤族、阿昌族群众大力发展茶叶、特色经济林、养殖业等。目前,保山市各民族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了“腾冲市黄梨坡生态普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通过发展产业,少数民族群众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打牢了增收致富发展后劲。

 

以“五基地一中心”推动经济大转型,助推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800余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0余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余户、省级名牌农产品达30余个。引进轻纺、小五金、电器、商品包装等企业33户,引进建材、化工、石材、新型材料和水泥下游产品开发利用等企业26户,助推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加速发展。

 

近年来,保山市借助国家政策和建设项目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教育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三是实施双语科普试点工作。四是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重视挖掘保护  强化宣传引导

 

保山开展全市少数民族文化普查工作,民族文化得到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两年来,共争取省级民族文化项目27个,资金554万元,一大批优秀民族节目作品获国家、省级表彰。认真落实繁荣民族文化的各项政策,注重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大部分民族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腾冲市荷花“佤族清戏”、滇滩“水城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26名少数民族群众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此外,保山多举措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以“五大品牌”统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以珠宝玉石、永子、刺绣等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空间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基本上形成了以腾冲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隆阳历史文化、施甸民俗文化、龙陵山水玉文化、昌宁生态文化互补的文化发展格局。

 

近年来,保山市认真落实民族团结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机制。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在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宣传。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开设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课,并运用民族团结月、团结周、团结日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时机,通过板报、文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三是加强民族理论研究。建立了民族理论研究机制,形成了世居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边境民族问题、示范区建设等系列研究成果,营造了良好的民族理论研究氛围。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