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省内新闻
 
专家建议:推进民族体育产业化 让民族体育融入旅游发展
作者:张元波 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9/26

张元波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云南依托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在全国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今年,云南各地纷纷举办特色火把节,火把节举办期间,来滇的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云南民族特色文化,还可以品尝到特色美食。除了原有的昆明火把节、石林火把节、楚雄彝族火把节,保山、普洱、丽江、大理南涧、昭通等地近两年也开始举办特色火把节。

 

在如此众多火把节等活动拉动下,各个地方的旅游接待人数也呈骤增趋势。据楚雄旅发委相关数据,今年楚雄彝族火把节期间接待游客339032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534.75万元。

 

从这些数据背后不难看出,近年来,云南紧紧围绕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特色的康体休闲游和以体育赛事活动为载体的观赏体验游为重点,着力推动民族体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状 民族体育项目为旅游发展增添新亮点

 

“未来,云南将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统领、整合云南民族体育资源,促进民族体育产业与旅游、康体休闲、养生养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等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新业态,到2020年,力争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6亿人次,旅游文化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据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将通过发展体育旅游,带动经济消费增长,开启了全域旅游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民族体育项目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如,大理海东镇白族百人划古龙船竞技比赛被授予“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楚雄州在彝族“火把节”期间举行摔跤、斗牛、赛马、射箭等体育项目,西双版纳把傣族赛龙舟、象脚鼓舞融入天天都是“泼水节”活动等,这些赛事不仅开发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民族风情。

 

就以彝族火把节为例,2018年8月4日至8日,在楚雄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暨楚雄彝族火把节期间,还举办了迎宾文艺演出、祭火大典、七彩云南2018民族赛装文化节设计大赛和展示巡演等主题活动。同时还举办了首届彝医药康养国际论坛、招商引资推介会、彝绣动态展、名特优商品展销等重点活动。

 

在西双版纳,每逢泼水节,傣族群众都要举行横渡澜沧江的赛龙舟活动。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比赛日当天,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傣族赛龙舟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香格里拉举办的各类重大节庆活动作为旅游节点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开拓旅游文化市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午赛马节是香格里拉市一年一度的重大传统节庆活动之一,作为香格里拉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民族赛事和民众最为喜爱的端午节项目,它既是进一步弘扬传承香格里拉悠久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示独特民俗风情及秀美自然风光的宣传平台,也是香格里拉市加强对外交流,增进友谊,丰富香格里拉文化内涵,提升和守护香格里拉品牌的重要桥梁。其前身为明、清时期民间自发组织的“五月赛马会”,1997年正式更名“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并成为香格里拉法定节假日。

 

2018年迪庆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的竞赛及展演主要有马术比赛(速度、马技、走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个人项目赛(射箭、射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马上用品)展评等内容。活动赛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赛马节的优秀传统文化。赛马节期间,香格里拉市还举办了马术表演以及巴拉格宗第二届音乐节、“巴拉格宗杯”国际越野摩托车大奖赛等系列活动。2018香格里拉赛马节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3万游客参加,远超2017年11万人,赛马节有效拉动了香格里拉的旅游增长。

 

 

 

优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成为“新名片”

 

记者采访到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庆雷,他认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云南依托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在全国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具有特色浓郁、内涵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等特征,是值得挖掘的资源宝库。有些民族体育活动或传统节庆经过多年的旅游宣传已经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西双版纳傣族赛龙舟、香格里拉市藏族赛马会、石林县彝族摔跤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名片,如哈尼族的秋千、怒族的射弩。

 

此外,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孕育了热点旅游景区或城镇,如纳西族与丽江、白族与大理、藏族与迪庆、傈僳族与怒江、傣族与西双版纳、哈尼族与红河元阳、拉祜族与普洱澜沧、佤族与临沧沧源,便于依托相对稳定的客流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促进民族体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原云南省社科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云南民族学会会长,现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大烈说,全省各地各民族举办各种民族节庆活动是非常好的事情。民族节庆活动能更好展示民族文化、民族歌舞以及民族美食等等,通过这些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每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传承,旅游产生民族文化产业,也促进民族文化深度的挖掘。以丽江市为例,丽江在1991年时,全年接待游客量只有21万人次,而在1994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后,旅游作为丽江支柱产业进行发展,直到2017年,丽江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量已经突破4000万人次。

 

 

 

专家 推进民族体育产业化

 

李庆雷认为,云南在推动民族体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或问题,如民族体育产业化程度低、部分民族体育活动的观赏性与参与性弱、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有待加强等。就旅游+民族体育产业而言,可以拓展、创新的方向十分广泛,如民族体育用品生产加工、民族体育研学旅行、民族体育活动源地探秘、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民族体育型非物质遗产家访、民族体育养生项目推广、民族体育精品旅游线路组织、特色民族体育场馆开放、特色民族体育旅游基地建设等。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走出各个州市旅游产品同质化局面。

 

对于旅游+的方向,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赋存、产业基础、发展愿景、区域战略、国家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旅游+的对象与重点。例如,我省弥勒市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温泉资源、葡萄种植、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谱写了一篇旅游+城市、旅游+小镇、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族节日的大文章,从默默无闻之地成长为一颗旅游新星,可谓全省旅游+、全域旅游的典范。
针对乡村和城市发展的模式不尽相同,李庆雷认为,乡村地区可以采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依托农村体育特色项目示范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各级各类体育训练基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示范村、旅游特色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景区(点)及各类特色小镇,凸显“乡土性”、“文化性”、“真实性”,建设一批民族体育型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家访点,规划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习研习基地(如赛马、摔跤、上刀山下火海),提升一批经典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如赛龙舟、射弩、吹枪、秋千等),培育一批适合乡村地区举办的民族体育旅游精品节事(如斗牛、竹筏围鱼大赛等),打造一批民族体育依托型康养小镇、户外运动基地。以此来促进民族体育产业和旅游的融合。

 

而城市则可以发挥交通条件、接待设施、人力资源、产业体系、包容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体育院校、体育场馆和已有体育赛事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旅游者需求进行创新、改造、提升,建设主客共享型民族体育运动场馆、特色休闲健身设施,培育民族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民族体育文化传播企业、民族体育旅游服务企业,策划组织民族体育会展博览、旅游精品赛事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内容、优化休闲旅游产品结构、促进康体养生旅游产业发展。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