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活力——昆明经开区阿拉街道高坡社区城市民族工作一瞥
作者:杨菡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4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菡

 

“嘟……嘟……”随着两声短促有力的汽车喇叭声响起,一辆专门接送高坡社区老人的小型面包车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停车场停下,身穿彝族服饰的老人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往服务中心食堂走去,脸上的笑意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灿烂。

 

高坡社区地处昆明市东郊,距昆明主城区13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共有常住人口839户2317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常住人口中彝族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彝族聚居地,主要居民撒梅人属彝族的一个支系。撒梅人有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祭天神”“祭虫王”“火把节”“舂糍粑”等许多传统民族节庆及民族习俗沿袭至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坡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2017年居民人均收入达10048元。

 

高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老有所依乐融融,幸福歌儿唱起来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在记者到达高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这副对联率先跳入眼帘。文化墙正中挂着“百善孝为先”,在记者细看文化墙上的彩绘时,正逢接送社区老人们到食堂就餐的车辆到达。此时距离11点正式就餐的时间还有约摸一小时,老人们纷纷来到食堂后方的小花园,或凑成一桌打牌下棋,或同友伴讨论自己未缝制完成的绣品,又或是在花园的休闲走廊上弹奏小三弦,在指尖的拨动下,嘹亮歌声随彝族曲调的奏响而在花园响起……整个场景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每次吃饭前逢着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们都会到花园里坐坐,喜欢音乐的会自己带着乐器来弹给大家听,算是一个就餐前的热身活动了。”在养老服务中心小花园,高坡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树荣介绍,因社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独自留守在家的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为切实满足社区老人的生活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休闲娱乐场所,高坡社区“两委”及监委班子,以关爱老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为宗旨,利用现有资源,自筹资金将原社区办公楼改造成养老服务中心用房,并依托周边的自然环境,打造出一个园林景观别致的休闲娱乐场所,还新建了民族文化长廊、牌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2017年10月27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为社区515位老人提供用餐休闲服务。每天10点,社区配备的车辆穿行辖区5个自然村,免费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中心根据老年人的饮食需求和营养配比,为老年人提供爱心用餐服务。对社区80岁以下的老人,社区居委会每人每年提供400元的就餐补助,年满80岁及以上的老人则提供免费用餐服务。

 

“以前午饭我都自己在家做简单饭菜,儿子媳妇晚饭才回来一起吃。现在中心修起了食堂,有车子免费接送我们,出行很方便,食堂的饭菜味道好,也在随时换着花样,我们好多老人都说来这里吃饭吃胖了。服务中心修得像公园一样漂亮,我们吃完饭在这里休息,打打牌唱唱歌什么的,时间到了车子把我们送回去,日子比以前种地好过多了。”家住金马村小组的冷从仙,彝族撒梅支系,今年62岁,说起养老中心的食堂,冷阿姨的脸上满是笑容。

 


 

家住三瓦村小组的李美芝,今年77岁,平日自己一个人住,午饭就炒一两个小菜伴着咸菜打发,儿子在周末来探望时,饭桌上的菜才会丰富些。“食堂每顿都是两个荤菜两个素菜,还有汤,营养搭配得好,我平时也会把自己种的辣椒、豆子、茄子带来跟大家一起做咸菜,做好了大家一起吃。吃完了一起聊天晒太阳,在这里吃饭热闹,比以前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高兴多了。”

 

“在这里吃饭卫生又健康,儿子女儿都省心多了。”同冷从仙一样在金马村居住的飞天荣,今年68岁,他自养老服务中心修好后,除了每日在这用餐,还一直提供义工服务,为老人打饭,招呼他们吃饭,饭后帮着收拾碗筷,是社区人人乐道的热心大爷。谈及自己的义工服务,飞天荣说道:“社区里比我岁数大的老人多,给他们提供服务是应该的。我是社区的人,之前在村上工作了二十多年,老百姓的事情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社区照顾我们,我们有力气就应该去照顾更年长的老人,反正我也要上来吃饭,先让年龄大的老人吃好我们再吃也不耽误,大家帮忙都是互相的。”

 

“养老服务中心是社区居民相互交流的平台,带动力很广,老人们之前的想法是‘我应该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现在会主动参与到服务中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种的蔬菜会无偿地提供给中心,做的咸菜也会给大家一起分享。”李树荣感慨,这不仅体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还体现了老有所为。老人们来到养老服务中心,既解决了年轻人对老年人吃住行的担心,又让老人与同龄人谈天说地,有助于家庭和谐。

 

紧抓民族文化根,打造党建示范品牌

 

“基层党建稳固有力,社区发展才更有章法可循。”高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了社区和谐团结,也是基层党建促进民生服务的一个有效示范。记者了解到,高坡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下设5个居民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153人。按照“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党建品牌,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以阿拉撒梅文化党建示范带为目标,高坡社区党总支依托现有的撒梅民俗展示馆、撒梅民族特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广“爱心食堂”“日间照料站”等做法,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的作用,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党员与居民相互熟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全面推进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2018年,高坡社区被评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高坡社区服务大厅

 

“近几年,社区变化很大。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绿化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消防管网改造等方面,还是社区都切实地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老百姓生活条件改善不少。”李树荣说,我们社区属于民族团结示范社区,以党建为抓手引领我们彝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以文化来带动社区发展,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真正落到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上。

 

辗转来到高坡撒梅民俗展示馆,一栋小青瓦坡屋顶的房子,大门门廊外凸,仿古门装饰……从院坝的青石板踏进展示馆,彝族撒梅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直袭心扉,一件件民俗用品,一幅幅历史照片,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撒梅人民劳动场景和民风民俗。据悉,撒梅民俗展示馆是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投资修建的,整个建筑设计极具彝族风格,目前共有展品150余件。

 

谈及展览馆,飞天荣大爷兴致勃勃地说:“在展览馆定期开放时,我会带小孙子去看,让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前儿子女儿小的时候,没有文字和照片,我都是把我们民族故事讲给他们听,现在社区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这方面做得很好,有了展览馆,我的孙子能更生动地了解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同时,为让社区的历史、文化、人文、经济等重要资料及独特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保留下来,2015年,高坡社区“三委”决定编纂《高坡社区志》。通过三年的编写,《高坡社区志》于2018年出版发行,社区每家每户都有一本。谈及此书出版的意义,李树荣说道,《高坡社区志》以生动详实的材料调动大家的恋乡情结,为大家提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

 

如果说文字是民族传承的载体,那语言则是民族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媒介。记者获悉,除了《高坡社区志》的编纂,社区还联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组人员,以录音、口述、个人问卷调查、语言熟练等级调查等形式对当地民族语言进行研究,通过专家组研究汇编出文字材料,以国际音标标注的方式让民族语言得以传承。

 

“一个地方要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未来的发展才会有所依托。”李树荣告诉记者,撒梅民俗展示馆的建设,为介绍彝族撒梅人的文化提供了平台,也成为了外界了解阿拉彝族撒梅人的一个重要窗口。而民族语言有了音标标注,既能让社区的年轻人更高效准确地学习本民族语言,也能更好地保护、宣传民族文化,同时也增加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这里是昆明的东大门,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好,成为撒梅文化传播的窗口,待以后时机成熟,条件创造好,我们社区将打造彝族撒梅小镇,发展旅游产业。”说到高坡社区未来发展,李树荣脸上满是笑容。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