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昆明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用民族文化打造校园特色名片
作者:周羽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13

 

民族时报实习生  周羽

 

冬日的阳光,带着暖意洒在昆明市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各个角落,眼前景色金黄一片。“叮铃铃……”下课铃声唤起了孩子们的笑脸,也点燃了原本寂静的操场。孩子们从教学楼鱼贯而出,涌向操场,列队站好,学校的惯例是大课间要先做广播操。然而印象中的《时代在召唤》等传统广播操曲目并未响起,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的是当地白族乡亲熟悉的《霸王鞭》,再看向那操场,孩子们正随着音乐的律动,手持霸王鞭,整齐欢快地舞了起来。

 

“我们刚上小学,老师就教我们跳这个,还挺好玩的。”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六年级一班的小周同学说。据悉,在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白族学生占65%,汉族学生占少数,但像小周这样会跳《霸王鞭》且喜欢白族文化的汉族学生则占绝大多数。“我们学校的孩子,不分什么民族,课本知识、民族文化、国学传统,都会教给他们。”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副校长张国玺说。正是在这种不分你我,亲如一家的观念推动下,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坚持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调,以国学教育和民族教育为底蕴,将学校打造成了具有浓厚白族文化特色的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和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民族特色创美丽校园

 

记者注意到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教学楼有着白族民居别具一格的娴静。青瓦白墙,花鸟墙绘,竹木回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让人恍惚觉得走进的不是一所学校,倒像是误闯进哪户白族人家花鸟相闻的院子。

 

张国玺1992年就到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任教了,见证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学校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我刚来这里任职的时候,学校很破,面积也很小,教学楼才一两栋。”据张国玺介绍,2004年到2005年间,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展了“关于沙朗白族文化传承”的课题,学生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提出了白族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改变建筑风格的想法,这也成为改变沙朗民族实验学校面貌的契机。学校学生多方走访,引起了西山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启动重建工程,校区建筑全部融入了具有白族特色的元素。

 

不仅如此,学校老师还仿照白族民居中“照壁”等建筑的特点,在教学楼墙面绘上了山水画,题上了古诗词。这样一来不仅更具白族特色,看起来更显美观,还能让学生把握住在学校里的一分一秒,在不经意间看到墙面的诗词时也能多学多记。在沙朗民族实验中学任教已有五年的邱丽萍,原是福建人,回想起第一次来到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时的感受,她说:“当时觉得这里太好看了,心里还有点小震撼。”

 

 

特色教育载传统文化

 

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不仅将“霸王鞭”带到了大课间,更是把民族文化带到了兴趣班。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是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寄宿生,在学校里的时间比较长。“怎么利用好孩子们在校时间?”引发了学校新的思考。2014年,在五华区教育局等单位的帮助下,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争取到了昆明市文明办“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并借此将民族文化带入其中,开展了扎染、白族刺绣、霸王鞭、白族歌舞等26个项目。

 

李颖是学校里的“扎染达人”,当初加入学校开展的扎染兴趣班的时候,李颖刚上七年级,那时扎染对她来说还只是家中老人嘴里的一个词。现如今,通过在学校少年宫扎染班的学习,李颖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扎染制作技艺。“以前在家的时候只是听家里的老人说起我们白族扎染很厉害,但从来没见过,爸妈也不会做。后面和好朋友一起报了学校的扎染班,刚开始接触就感觉它有魔力一样吸引我,越做越喜欢。只不过现在九年级了,马上要升学考,只能放一放,等考完试接着做,以后去其他地方上学我还能带着去,跟别人讲,教别人做。”李颖的好朋友王蕾和她一起报了扎染班,还亲手做了一条扎染围巾送给自己的母亲,“我妈不会做扎染,我送她的时候她还夸我厉害呢!”

 

王婧睿是李颖和王蕾的扎染老师,教的是语文。为了办好扎染班,学校专门组织老师去往大理等地学习扎染手艺,王婧睿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能学好手艺,教好学生,王婧睿还常常向学校里精通白族扎染的老师请教,“我们学校内部其实也算一个文化传承的体现,会的老师教我们不会的,我们会了教学生,学生会了又教刚入门的学生。大家学习的时候都很用心,都是真的把这个当手艺,当知识来学。我们在其中也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魅力的所在。”王婧睿表示。

 

国际交流促文化传播

 

在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运动场旁,有一块面积约摸十余亩的菜地,这是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主要种植蔬菜、中草药等。“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一块地。”张国玺介绍说,这是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和香港圣堡禄学校共同研究开发的课题。沙朗白族乡毗邻城区,靠着旅游业的带动,乡里不少人渐渐富了起来,但孩子们也会对地里生长的东西感到陌生,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所以,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和香港圣堡禄学校共同研究开发了这项课题,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民族地区人民朴实勤劳的精神。

 

近年来,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与香港圣堡禄学校、香港李求恩学校、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澳门新华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通过双方学校的交流学习,港澳学校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也借助这一机会将白族文化推向了国际。每当港澳学校前来访问交流时,学校的师生都会换上传统的白族服饰热情迎接,展示白族歌舞、刺绣、扎染等。“我们学校学生制作的扎染布艺和白族刺绣,做得好的都会拿到香港去做交流展示,上次美国的学生来我们这里看到我们学生做的白族刺绣,争着要带回去呢。我们白族文化就这样走出去了。”张国玺说。

 

如今,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以“文化立校、特色育人”的理念,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张国玺告诉记者,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会止步于此,下一步学校正在探讨如何将白族人民淳朴、善良等优秀的民族品质融进校园文化,发挥更好的教育意义。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