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鲁甸县龙头山镇:四年巨变
作者: 杨菡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8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菡

 

“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户万户瞳瞳日,十万乌蒙尽开颜。”2015年1月19日,习总书记来到“鲁甸8·03地震”震中龙头山镇,看望群众灾后生活情况,当地干部群众激动万分、连夜作诗送给总书记,寥寥数语,道出了当地群众对总书记的感激,也道出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干劲。

 

冬去春至,四季轮回。今年距总书记考察龙头山镇已过去四年,昔日满目疮痍的龙头山镇已成为了乌蒙山区极具特色的小镇。

 

2019年1月22日,记者跟随昭通市民宗局工作人员来到龙头山镇。站在离镇政府不远的观景台上,青瓦白墙的楼房整齐罗列,四纵八横的柏油路从社区穿过,轿车不时从路上驶过……重建的骡马口社区全貌尽收眼底。此景此情,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

 

 

铭记大爱

“这个纪念馆试运营以来,已经有好多人来参观了。远点的像四川、青岛、广东、西藏这些地方都有人来过。”今年66岁、暂时负责保管鲁甸地震纪念馆大门钥匙的肖体权大爷乐呵呵地说,“我家离这里近,走路十分钟不到,政府信任我就让我保管钥匙。这个馆对龙头山人来说很有意义,每次有人来参观,我都很高兴,只要我还有这个精神,我就会把这个岗站好。”

 

鲁甸地震纪念馆所在位置是地震时作为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龙泉中学地址,该馆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11月正式落成。整个馆以土黄色为基调,分地上地下两层,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自2018年8月试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1月初,共接待参观团队75批次5400余人。现今,纪念馆已成为县、市级党校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保留着龙头山人那段地震期间的记忆,也留存着在抗震重建过程中各地人民对龙头山的关心和帮助。”纪念馆讲解员李惠介绍,纪念馆整体以“云梯攀登、时间定格、大地错动、生命之树”为设计主题,旨在成为铭记灾难记忆、传承抗震精神、展现爱心力量的教育基地。

 

 

“走,旁边在放视频了,我们去看看。”记者一行人正在第二展厅参观时,三名小男孩从身旁跑过。

 

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来到第三展厅,三个小男孩认真地看着视频上播放的“英雄谢樵”。“我最喜欢这个展厅,里面有讲消防叔叔、警察叔叔帮助我们的事迹,他们很好,我很喜欢他们。”三个小男孩中个头最高的名叫小强,今年10岁,在龙头山镇八一小学读五年级。他告诉记者,自己来馆里已经有许多次了。“地震那年我还没读小学,好多事我都记不得了,现在有了纪念馆,我知道了许多别人帮助我们的故事,长大了我也要帮助别人。”小强说。

 

从展馆出来,同行的90后昭通市民宗局工作人员杨湛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鲁甸地震纪念馆。一路观看下来,“走出震殇”这个词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地震,但心里深深被抗震事迹所触动,也为社会各界汇入龙头山的大爱所感动。

 

 

牢记嘱托

 

“四年前见到总书记,坐他旁边听他讲话,他抱着我家娃娃问我们的生活情况,真的终身难忘。”在甘家寨村村民杨凤家的客厅里,她指着墙上自己与习总书记同框的照片幸福地说道。

 

“我记得,习爷爷很高,他抱过我,还抱过姐姐,他对我们说‘要好好读书’。”听见母亲谈到总书记,杨凤正在客厅写作业的儿子放下手中的笔兴奋地对记者说。

 

 

今年42岁的杨凤,现在和丈夫、女儿、儿子一家四口人住在两层半的楼房里。丈夫到外地打工去了,杨凤就近打一点零工,方便照顾读初中的女儿和读小学的儿子。

 

“当时总书记鼓励我们要振作起来,对生活要有信心,政府会帮我们一起建好家园。他那么远来看我们,我们好感动。现在我们村修得很漂亮。娃娃读书也争气,不让我操心。”杨凤笑道,“好多外地人来都说羡慕我们住的楼房像‘小别墅’,不久前村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上了门牌号,我家挂的是‘博爱人家37号’的门牌,以前真的没想到会过上这样的日子,感谢政府啊。”

 

“当年总书记来我们村时我没在家,回家后听爷爷奶奶讲和总书记见面的事,我羡慕得不行。”习总书记当年慰问的邹体富老人家的孙媳妇张芳是90后,如今在地震纪念馆负责讲解工作。她告诉记者,地震后自己在家带孩子,闲了一段时间想找工作却不知做什么,后来自己应聘来负责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在家门口工作就有了固定的工作。”

 

“为了使讲解更生动,我会在讲解词中加入一些亲历的抗震重建故事,平时我也会找周围邻居聊天听他们讲抗震救灾的故事,丰富讲解素材。我觉得把亲历的故事同大家分享,讲解时会更生动,也更容易感染人。”张芳说道,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份接待的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参观团队,自己用普通话做讲解,参观团队里的工作人员用藏语翻译,当时许多藏族同胞听了讲解后都感动得流泪了。“我自己也很受感动,也渐渐认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张芳说。

 

走上致富路

 

2014年8月3日,一场突袭的地震给乌蒙山区深处的龙头山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的倾心帮助下,短短几年时间,龙头山镇就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大提升、社会事业大跨越。

 

2015年底,在地震中被整体掩埋的甘家寨村的全体村民喜搬新房;

 

2016年底,龙头山全镇新建成了9个集中安置点,所有受灾群众按时间节点和搬迁要求入住新家;

 

2017年11月30日,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圆满完成,实现了“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的重建目标;

 

2018年,面貌焕然一新的龙头山镇用开放自信的姿态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团队,展现灾后恢复重建的龙头山镇。

 


 

“搬进新家后我在我们村开了奶茶店,除了奶茶我还卖奶昔、刨冰,村里好些人在我店里第一次喝上这些东西,想着还多开心的。”90后的苗族村民管由翠在家门口创业,将城里的饮品消费模式带到了龙头山镇灰街子社区;

 

“现在交通比以前好太多了,家门口到县城通上了柏油路,我买菜、进货这些方便多了!”回族小伙马佳是龙头山镇骡马口社区“八零三餐馆”的老板。今年22岁的他是饭店的大厨师,因炒得一手好菜,在镇上有许多回头客,每年饭店纯收入能有10万元左右。

 

“和地震前相比,我们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少提前了30年至50年。”龙头山镇副镇长谭德军感慨道,“现在龙头山镇的基础设施、民房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镇的青花椒特色产业种植收益也实现了稳步增长。” 谭德军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龙头山镇青花椒种植面积突破7.5万亩,产值达3.3亿元。

 

“不管是在抗震救灾时期、还是在恢复重建时期,我们龙头山发生了很多值得纪念的故事,但我们能搜集到许多故事,却没有很好地方式把它宣讲出去。现在我们引入了一家公司开展旅游小镇孵化工作,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事,通过摄影展、纪念馆的形式,帮我们把发生在龙头山的好故事讲出去,让把龙头山镇打造旅游小镇的设想更好地落地。”谭德军说。

 

 “当时总书记来考察时说过,‘干部辛苦两三年,群众幸福一辈子。’如今这些都成了现实。” 谭德军自信地说,“恢复重建那么难的时期我们都走过来了,今年全镇脱贫摘帽的任务我们也有信心完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走稳、走实每一步产业发展路子,积极壮大产业,巩固好已有的脱贫成效,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