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省内新闻
 
卢文学:永远跟着共产党
作者: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9/2/1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今年64岁的卢文学是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大鱼塘村的农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寨神林代表性传承人。卢文学平时在村里打理梯田,当村里有重大活动时,他就会带领村民一起祭祀神林。

 

卢文学说,“祭祀神林也是在做民族团结的工作。只有民族团结了,少数民族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现如今,每家的日子过得比蜜甜,这都是因为党带领农村走向开放,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感谢党的民族政策,让老百姓有了幸福、快乐的好生活。”

 

美味的野果子

 

卢文学十多岁就经常帮父母出工干农活。“正值长身体、特别能吃的年龄,自家只有包谷面掺野菜的饭,吃了没多久又饿了,田里的农活就干不动。”卢文学说,有时太饿了,就约着几个小伙伴到山里挖各种能食用的草根,有时还会摘到野果子充饥。“在记忆里,这些野果子虽没有现在市场上卖的水果光鲜,但味道酸甜、汁水多,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艰苦的生活里多出一些快乐。”卢文学说。

 

“那时,十多岁的大小伙,穿着补丁衣服,是常事。”卢文学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感慨地说,家里如果有小孩子,大多是捡大人不穿的衣服缝缝补补裁剪一下就穿了。鞋子也是一年一双,“黄军鞋”是大家常穿的。

 

“最遗憾的是没有读过书。”卢文学说,当时家里兄弟姊妹多,不可能去学校读书,但幸运的是后来在县城工厂里工作时认识了字。

 

参加工作,有了工资,卢文学家的生活开始有了好转。“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分了田地,大家靠双手勤劳致富。有了田,种了庄稼,村民的生活开始好起来。村里有些富裕的家庭有了自行车,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些家庭开始买电视机了。”卢文学说,“没有改革开放,农民过不上现在的富裕生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卢文学的孙子卢勇告诉记者,“虽然爷爷没有接受过教育,但他思想并不陈旧,始终都认为读书有用,他平时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好好念书、好好学习。爷爷讲过去艰苦的经历来勉励我们,希望看到我们都考上大学,为国家和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卢勇小的时候常常看到爷爷带领村民举行祭祀的仪式,当时只知道爷爷是村里的“咪谷”(祭祀时的头儿),村里的人都非常尊敬他,那些祭祀活动必须由他先开头,别的村民才可以去做相应的工作。

 

“我们看在眼里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卢勇说,2010年之后,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爷爷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每年还给相应的补助。爷爷经常讲国家以及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好、关爱多,要感党恩,好好传承本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2018年,卢文学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永远跟着共产党

 

卢文学告诉记者,在元阳,梯田是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为了找到更好的致富路,他开始施行“稻鱼鸭”养殖模式,在水稻田里放下鱼苗,每年稻花开花时,鱼就会吃散落在田里的稻花,而且长得很快,而鸭子放养在梯田里就能不用专门喂养,等鸭子长大下蛋,既可以卖蛋又可以卖鸭,每家每户光这项养殖,一年的收入就可达五六千元。

 

他说,去年家里养了三十多只鸭,收入不错,也有些养殖经验,会把这些好经验分享给村民。

 

“幸福小康路,全靠党指引;各族人民唱新歌,永远跟着共产党。”卢文学信心满满地说。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