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建设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大观园”
作者:杨清旺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9/2/1

民族时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清旺

 

每一个民族都在历史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云南,几乎每个乡村集镇都积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族性和乡土特色的风土民情相融共生,哺育出了独特而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构成了全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如何充分发掘和保护云南省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让那些尘封或即将消失的珍贵文化遗产重放光彩?这成为了参加本届云南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省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委员、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刘丽认为,云南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通道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多民族共聚的文化特色,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在世界罕见。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仅传统舞蹈,云南的非遗项目就占了全国大约1/3。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云南从立法到实施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学术机构、基层单位等都逐渐形成了有效的合力,为非遗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省政协委员、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杨丽萍告诉记者,大多数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逐渐变化,一些民族文化正处在日渐消亡的过程中。有的文化项目散落在乡里无人问津,有的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而丧失了发展基础,有的由于缺乏财力支持而难以支撑,有的后继无人,还有一些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特别是旅游价值、产业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积淀深厚,比如白族扎染、剑川木雕,还有民族刺绣等等。”省政协委员、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建水紫陶代表性传承人田静说,但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太少,国家级非遗项目配套的传习馆建设太弱。

 

省政协委员、怒江州兰坪县土风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非遗文化传承人估丽茸咪说,一些年轻人由于专注民族文化的传承,放弃了外出打工,因此面临着生存的现实困境。“人活艺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是人”。

 

出谋划策
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我们老祖宗的手艺,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在田静看来,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如果没有乡土,我们怎么去讲非遗?我们有了非遗,又可以用来做什么?” 田静说,传承人是荣誉,更是使命。传承关键在人,人活则艺活,唯有如此,传统技艺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艺术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与弘扬。

 

杨丽萍建议:要让节庆文化成为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尊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文化,同时做好文化进校园传承工作,让年轻人喜欢上民族文化,并结合互联网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省人大代表、楚雄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认为,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要把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一定要把文化和产业相结合。就楚雄来看,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最为传统的节庆之一。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把传统节庆和文化产业相融合,丰富了楚雄旅游产业的内涵,满足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弘扬传承了楚雄彝族文化,扩大了楚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楚雄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楚雄彝绣产业不断提升设计和创新能力,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展示和彰显了彝族文化自信。

 

“美丽云南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建设是云南打好三张牌的强有力推手。”刘丽认为,对于云南来说,“文旅融合”的新态势不仅仅意味着诗与远方的结合,更是推动本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格局的时代契机。特别要注意解决旅游开发过去存在的一些瓶颈,例如,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驱力不够、旅游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力不足、各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雷同性严重、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号召力不强等问题。

 

刘丽建议,一是要加快制定云南省旅游文化提升长期规划,增强旅游发展文化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三是在“文旅融合”的态势下,积极利用非遗和其他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助力脱贫攻坚。

 

此外,刘丽还谈到对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以牺牲或变异为代价。这就需要更多的学术力量介入到乡村文化扶贫的指导和培训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使我们的非遗真正在保护中得到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让人们在获得感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形成云南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格局。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