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壮美文山
 
弘扬“西畴精神”深挖示范创建的“文山特点”
作者:周羽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9/3/27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周羽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亮点多,2019年文山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目标,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让其成为激励壮乡苗岭大地各族群众坚定信心加油干、甩开膀子促创建的“加油点”“能源站”。

 

近日,记者走进文山州西畴县,透过当地群众开展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示范创建过程中的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深入挖掘各族干部群众在“西畴精神”的引领下,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文山特点”。

 

不等!不靠!

“西畴精神”就是“总钥匙”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资源涵养不富一方人”是西畴过去的写照。这个“水土流失光、树林被砍光、姑娘全跑光”的“三光”片区,是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点。老黑箐、马鞍山等村寨受石漠化水土流失影响,庄稼也长在石缝里,人均耕地不足,种植产业单一,群众吃不饱饭、喝不上水……

 

为了摆脱贫困面貌,当地人垒石造地、凿石修路、兴修小水利工程、探索新产业,与石漠化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创新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困境,西畴人民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坚毅勇气,勇于向大山挑战,向顽石亮剑。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叫响全国,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推进,如今的“三光”片区村庄间油路相连;村民住上了新洋房,杂乱无章的石漠地变成了万顷梯田;小水井小水窖形成的水利网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难、生产难等问题。

 

“现在山绿了、路也好了,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猕猴桃,还可以到公司做工,收入比以前只种玉米高了很多。这两年村里还修了斗牛场,来我们这里过‘花山节’看斗牛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业带动着我们增收致富。”老黑箐村小组党支部书记项文超说。

 

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小水利解决了吃水难。西畴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近年来,西畴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坚持推进民族产业发展、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做好生态旅游推动民族地区全方位发展。

 

在“西畴精神”引领下,西畴人民在乱石中敲打出了垒地的基石,凭借不屈的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致富花,从越不过的石山上走出了发展路。

 

 

干!必须干!

“小资金”带来“大变化”

 

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条件,西畴县不少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地区村寨,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开展,100万元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项资金带给一个贫穷落后的苗族村落很大的改变。

 

在柏林乡三板桥村委会吴咪山村口,悬挂在路灯杆上的两幅照片从同一视角展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吴咪山村。

 

透过照片能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就是村民所居住的房屋,一张上是吴咪山村的旧貌——破旧低矮的土坯房聚在一起悬于山间;而另外一张则和记者眼前的吴咪山村重合在了一起,干净的水泥路面从村口延伸到了每户村民的庭院前,房子规格有大有小但是样式统一,青瓦精心装饰的房顶和绘有苗家节庆习俗的墙面颇具民族风情。

 

吴咪山村的此番蜕变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

 

据吴咪山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王朝重回忆,当时在意见征求阶段,村民们听说政府要下拨100万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项资金到吴咪山时是又喜又忧。“不少村民认为能盖新房当然好,但盖房子是件大事。如果把老房子推倒重建,资金还没到位怎么办?”王朝重告诉记者。

 

“干!必须干!有了这100万当然好,没有我们就不干了?政府现在都支持我们干,我们还等什么、还怕什么!现在不开始干,那我们又要等多久?”在全村会议上王朝重掷地有声的一番话,激起了吴咪山村民“变”的决心。项目刚一敲定,当地群众就开始自筹资金,乡党委政府也为吴咪山送来了砖瓦建材,拆老屋建新房,吴咪山就这样开始了改头换面。

 

“小资金”撬动“大变化”,通过群众自发自筹,100万的资金加上当地政府整合资金变成了700余万,促成了吴咪山今天的改变。现在村里33户人家都盖起了新房,村里也修建了活动室,硬化了公路,还装起了太阳能路灯。

 

环境好了,村民发展的积极性更加强烈。“现在贷款要还,一家人还要过日子,增加收入成了当务之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村民马少珍的儿子和儿媳选择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去外地务工。

 

“我们不再是这片区最穷的村子了,走出去也能直起腰板说自己是吴咪山村的。现在想想当时做的决定真对,乘着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东风,我们村的发展提前了五到十年。”王朝重摸着村口那块刚塑不久的“民族团结示范村”碑感慨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开展给吴咪山村带来的不仅是一套新房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村庄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机遇,奠定了有力的基底。

 

拉了一把,就要往上爬!

一个支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7年,柏林乡柏林村委会坡头村村民侯发成在一场车祸中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考虑到侯发成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当地将侯发成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由西畴县政协主席杨安凤进行对口帮扶。

 

“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及时和她沟通,她都会给我们想办法出主意。”侯发成回忆说,“当初建房,因为考虑家里没有劳力,一时间也拿不出太多钱,我一直很犹豫。后来杨主席和我说再困难也不能等了,房子迟早都是要盖的,先干再说。后来我就筹集了钱重新修了这所房子。”

 

房子修好了以后,杨安凤自己出了2万块给侯发成家修建了厨房和烤酒房,腿脚不便的侯发成现在不用出门就能搞生产。

 

“拉了我一把,我就要努力往上爬!”去年侯发成一家从摇摇欲坠的老屋搬进了如今70平米的平房。新房门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卡意见栏上写满了“感恩”两字。

 

搬了新家有了新生活,现在侯发成靠自己酿酒一年能有2万多的收入,现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去了外地打工,一个去了沿海参军。侯发成说:“党和政府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也不能一直靠着救济讨生活。能帮一阵子不能帮一辈子,以后的好生活还得靠自己干!”

 

抚今忆昔,感党恩!

一个项目滋润一片民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西畴县鸡街乡曼竜村这个全县唯一的彝族花倮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带来的变化更多地表现在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上。

 

在早期花倮文化的传承中,当地村民对这一文化还缺少保护意识。彝族花倮支系男性服饰在社会发展变迁中失传,会跳葫芦笙舞的人多,但会吹奏葫芦笙曲调的人却越来越少,葫芦笙制作手艺无人传承,让曼竜村一度失去了葫芦笙这一乐器,后来在广南县彝族花倮支系群众的帮助下,曼竜村人才重拾了这一技艺。

 

“现在,小孩上学有了老师教,我们跳舞有了地方。有了学习的条件,村里主动学习吹跳葫芦笙的人也多起来了,再也不怕文化失传。”村民李金香的丈夫如今是制作葫芦笙的巧匠,而李金香则主动拜师学起了吹奏葫芦笙,成了村里唯一一个会吹葫芦笙的女性。

 

花倮山寨沐党恩,致富小康梦成真。如今彝族花倮葫芦笙舞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开展,彝族花倮葫芦笙舞的传承也做到了文化“四有”,即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文化能人,民族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成了文化传习人,成立了西畴县“彝族花倮葫芦笙舞”保护组织有了系统化的传承保护机制,修建了彝族花倮“葫芦笙舞”传习馆等让文化传承有了场地。逢年过节、农闲时刻,村里的民族文化舞台上彝族花倮群众载歌载舞,感恩过上好生活。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文山各族儿女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西畴精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正在文山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效应强的典型被塑造出来,有产业,有宜居环境,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鲜活的例子产生了示范效应,在“西畴精神”的引领下,文山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奋勇向前,努力闯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