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云南文产优秀园区、示范基地
 
邓红锦:感悟泥土中的璀璨
作者:赵振翔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3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赵振翔)若把华宁制陶比作星空,华宁锦窑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宁锦窑”)就是最亮的北极星。北极星亮得耀眼、亮得特别,就如同华宁锦窑一样,其出品的陶在华宁陶中别具特色;其民间手造项目的发起,让民间手造成为华宁制陶一道特色的风景。

 

 

将心绪流露于陶瓷

 

华宁锦窑位于玉溪市华宁县甸尾社区,是云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邓红锦于2014年入驻华宁后成立的制陶企业。华宁锦窑之名名于邓红锦本人,更名于她独特的文人气质和作品体现的文艺气息。

 

邓红锦不仅是一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还是位诗人、作家,曾任《大家》杂志副总编,她对于艺术的热爱,不仅在制陶方面,还有文学领域。身为异乡人的邓红锦初到华宁时,内心并不平静,为此她夜里经常无法入眠,便到院子里雕刻瓶子,以安定自己的心绪。在雕刻中,她的万千思绪在瓶子上留下参差不齐的波纹,雕刻结束后,那些波纹却有着一种别致的美。她将这系列雕刻瓶子取名为“参差瓶”,并做作诗应情应景:“心事参差即为瓶,暗笑也曾论输赢。桃源在心无寒暑,泥巴在手有阴晴。”这首诗字里行间含蓄地流露出她的心绪。

 

在对华宁陶感情叙说和对自己作品描述时,邓红锦的介绍也颇具文人风范。“一个人的爱是要找方向的,从生命里带来的原始力量和能量需要附着在现实的某一个人和事物上,我附着在了华宁陶上,我的爱就找到了方向。”在谈到对华宁陶的感情时,邓红锦留下了那样的一句话。对于陶瓷制作的初衷,邓红锦也曾这样描述,“我喜欢用陶艺表达我的情感和我身处的这个世间的一些精神印记。”

 

邓红锦所具有的文人风范,给她的陶瓷作品注入了文艺情感,让她的作品与众不同。曾经一位成都的访客在看到邓红锦制作的细瓶时,便脱口而出:“这只瓶子好忧伤哟!”这样的评价,是对邓红锦作品强大生命力展现的肯定,在一件陶瓷作品上看到了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便是邓红锦作品的特点。在陶瓷制作过程中,人生哲理思考和文艺形象构建在邓红锦创作思维中,经过无数次的交织,才为世人呈现出华宁锦窑那般别具生命力、别具情意境的优秀作品。邓红锦是诗人、是作家,她把诗句和文章融进了她的陶瓷作品中,融入了她的创作主题里。邓红锦的陶艺作品由于文人气质和文艺气息的彰显,被业界认为是云南“文人陶”代表之作。

 

邓红锦的作品在受到大众青睐的同时,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肯定,为华宁陶赢得众多荣誉。她的作品《云滇稻作之举手投足》获2014年云南文博会金奖;她领衔的“锦窑”团队作品参展“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获“创新艺术机构”奖;2017年,她的作品《简》入选法国世界非遗展;作品《过程》获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优秀奖;2018年,她凭作品《守口如瓶·发生》再次入选法国世界非遗展;作品《长颈美皴瓶》入选2018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乳色对瓶》入选“设计未来·大师风范展”;同年,“锦窑”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

 

将技艺与色釉糅合

 

华宁锦窑作品的成功跟邓红锦自身文艺风范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她对华宁陶瓷制作技艺的钻研,尤其是对于“异乡人”身份的邓红锦来说,华宁陶瓷制作技艺的钻研之路异常艰辛。

 

在陶艺的创作中,邓红锦用三年时间仔细研读了与华宁陶相关的60多本书籍,对华宁陶的钻研,可谓从基础做起,从细处入手。她把打泥片、拉坯等作为每日的功课练习,在这个单调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灵感,用制陶的基本功底去考量和设计作品的雏形。她对华宁陶的这些钻研方式和制作方法,有助于她用华宁陶制作的扎实技艺打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

 

除了华宁陶制作技艺的钻研,对华宁陶色釉的研究也是邓红锦作品出彩的重要元素。在市面上已有上万种色釉的情况下,邓红锦依然执着于自己作品专属色釉的研究,自2014年入驻华宁以后,她用两年的时间闭门造车,全身心投入到色釉的研发中,她在研发中反复调釉、试釉,一遍遍耐心地调试。邓红锦于2016年研制的系列色釉通过了她自己严格的审视,锦窑釉陶一经面世,便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锦窑烧制的陶器如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邓红锦研制的色釉已有翠雪系列、宁绿系列、黑金系列、大地之眼系列等100多个品种。

 

带动传统技艺传承发扬

 

锦窑团队的品牌产品、个人的艺术陶作和华宁民间手造陶塑项目,这是邓红锦制陶事业的三个发展规划。在锦窑团队的品牌产品和个人的艺术陶作获得成功的同时,邓红锦于2017年发起了华宁民间手造陶塑项目,她向因失地闲居在家的农民和华宁县内无业妇女传授手工陶塑技艺。项目模式是无偿给农民发放陶泥和工具,并无偿提供技艺培训,作品完成后再由锦窑统一收购,统一施釉、烧制,并统一销售。其中,失地农民在获得收入的同时,通过手工捏制陶艺作品的方式重新与土地发生关联。从失地农民到民间手工艺匠人的转变,让民间手造在当地兴起,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如今,华宁县专业从事民间手造制陶企业已达4家,4家企业纷纷带领农民制作手工陶塑。民间手造现已有4个公益课堂,覆盖4个村落,并实施了“一村一品”。上村课堂制作生肖饭碗,甸尾课堂制作生肖动物,城关课堂制作生肖水杯,鸡蛋村课堂制作多肉花盆。两年来,1000多名农民接受了民间手造技艺培训,其中,300多人能自行动手创作陶塑作品,100多人的作品在市场上畅销。邓红锦实现了民间手造陶塑项目让部分农民居家就业的初衷,也让民间手造成为华宁制陶产业的一道特色风景。

 

华宁县目前已出台了《华宁陶民间手造陶塑发展方案》,方案将以锦窑为主体,动员引导全县民间人士特别是失地、待业群众积极参与到华宁陶发展中来,为华宁陶的发展培养民间手造陶塑技艺人才,形成“企业+农户”、小个体大群体的民间手造陶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民间手造将改变过去世家传承的单一模式,让华宁陶单一的器形向多元化发展,使其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