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云南文产优秀园区、示范基地
 
标准化生产+多渠道协同发展助推彝绣走出国门
作者: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5

楚雄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于2009年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营业务包括彝族刺绣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刺绣技能培训等。2010年以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共组建专业合作社12个,辐射大姚县所有乡镇及周边县市,现有社员1000多人,绣女3000余人。2018年公司通过建立“扶贫车间”的模式,与大姚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妇女签订劳动合同,让贫困妇女实现了在家就业,为他们带来了人均1400元/月的收入。

 

“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走进位于大姚县的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公司,两间产品展示的商店里,摆满了彝绣作品。从传统的彝族绣包、服饰、绣花鞋,再到现代的领带、皮包上添加的彝绣图案,产品的丰富程度令人应接不暇。与商铺一路之隔的地方,是一个小型的生产展示车间,只见彝族绣娘手持针线、上下翻飞,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逐渐成型。

 

祖传四代彝族刺绣的总经理罗珺,从小接触这门古老的技艺,对彝绣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2009年公司成立后,准备实现以彝族刺绣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商业化发展。然而,罗珺发现刺绣对于身居乡村的彝族妇女来说,依然还是一种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与商品甚至是产业几乎毫无关联。

 

为了让更多的绣娘在彝绣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受益,2010年罗珺又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希望能充分发挥彝族妇女的劳动力优势,通过她们精湛的彝绣技艺,推动彝族刺绣技艺的生产保护开发和彝绣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促进彝绣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型。

 

合作社成立后,为了改变彝绣没有标准、绣娘凭借自己的想法随意创作的状态,罗珺开始着手制定彝绣的标准,希望能通过标准的统一,将一个个彝族寨子变成一个个标准化生产的车间。根据客户需求接到订单后,统一将绣片发到合作分社,再由合作分社分发给绣娘。成品或者半成品出来后,再收购回来进行加工。 

 

2011年罗珺正式注册了咪依噜商标。目前,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共组建下属的专业合作分社12个,辐射大姚县所有乡镇及周边县市,现有社员1000多人,绣女3000余人。

 

彝族传统贴布绣用现代时尚还原

 

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瑞林介绍,在产品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坚持“传统+时尚+精品+典范”的设计理念,在保留彝族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对传统彝绣产品进行改良创新,把传统彝绣色彩、图案、风格融入到现代元素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咪依噜”民族文化品牌。其中,代表作品“彝绣桌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标致着彝绣刺绣在工艺、质量上获得了世界标准的认可。《大姚桂花服饰》《马缨花》等多件代表作品入选香港博览会,在各类展览、比赛中屡获殊荣。

 

以抽象的几何纹样为主的贴布绣是大姚县桂花乡一个村庄特别的刺绣图样,这种绣法绣出的绣品更具现代审美价值。“目前还没有考证这个村庄是否是外迁而来。” 刘瑞林说,公司的设计团队将这种传统元素提炼后,融入了现代时尚的服饰中,形成了新的设计。“很多现代服装上都有暗纹、蕾丝等一些镶嵌的图案,都是将具体的图样抽象化的表达。现在产品的开发中,我们把抽象化的图案又具体化,通过现代时尚的还原,形成了民族时尚的用品或者服饰。” 刘瑞林说,与传统相比,更精细化更时尚。而与其他彝族刺绣相比,这种图样颜色更加鲜艳。

 

通过产品线的开发,公司目前的产品已经具备了日常生活服饰、居家装饰、观赏收藏多种用途,产品结构更加完善。目前,公司现拥有知识产权3项,专利13项,先后荣获“楚雄州知名商标”“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云南省著名商标”“2018年云南匠心品牌”等荣誉称号。2017年,公司在“第三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公司产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刺绣行业中全国首家通过此评定的企业。

 

建立“扶贫车间”带动195户贫困户就业

 

成立10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绣女的专业化生产技能。公司积极参与实施“巧手脱贫”行动,将彝绣经纪人、彝绣女能手和贫困妇女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带动3000多绣女就业,部分绣女月收入达3000多元,年收入超过40000元,为增加当地税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投入使用后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百个,吸收30多家彝绣商家入驻,产生直接税收达数百万元。

 

在绣女的培训上,公司每年专门举办3至5期彝族刺绣培训,累计培训7000至8000人次,仅2019年就已经超过900多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培训的绣娘,一部分做起了彝绣经济人,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专职刺绣的绣娘年收入也有三四万元,成为了所在村子的致富带头人。公司的绣娘先后在七彩云南2017永仁直苴国际赛装节中获得“最强刺绣能手”;20多位绣娘在云南省妇联组织的“彝族服饰·幸福女人绣”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相应名次;4名绣娘在2017年的彝绣文化节中获得“十大绣女”荣誉称号。

 

2018年,为了更好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若平,公司在大姚县三台乡成立合作社,将195户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纳入公司统一管理,签订就业协议,以居家就业的方式建立贫困车间,为贫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这些贫困妇女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平均每月1400元左右的收入,技术绣工好的绣娘,每月收入可以达到2500元左右。

 

在公司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积极相应政府“百企带百户”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爱山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2013年以来,公司每年到大姚贫困乡镇的中心完小及敬老院进行爱心公益活动,截至2017年,公司爱心捐款共计20万多元;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彝族服饰技艺培训2期以上,受训2000人次,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20余户。2017年,公司在赵家店中心完小正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对彝绣文化、彝族文化的兴趣,增加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母组文化的传承保护奠定基础。

 

实体店、网店、代理商、加盟商协同发展

 

在产品质量方面,近三年来,公司没有出现消费者重大投诉等违法违纪行为,先后荣获“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企业”“云南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重点企业。2016年,公司法人罗珺被评为楚雄州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楚雄州文化局推荐罗珺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还在评审过程当中。

 

目前,公司规模也从创建之初的一个实体店发展到三个实体店,除了大姚有实体店外,2014年、2016年先后在楚雄和昆明落地实体展示店。在销售渠道上,目前公司已形成实体店、网店、代理商、加盟商协同发展的经营体系。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途径与模式,通过国内外的各类展会,实现了产品远销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三年来,公司多次参加“中国首届自主品牌博览会”、“南博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云南文博会”、“七彩云南民族赛装节”、“香港国际礼品及赠品展”等大型展会,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咪依噜彝绣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2016年,公司被纳入“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2018年1月,“大姚彝绣海外推广”项目被认定为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

 

刘瑞林介绍,从2016年开始,公司开始着手建设彝绣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到6834万元。彝绣文化园作为彝绣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建设一个展示、销售、推广、研发的彝绣公共服务产业平台,定期邀请专家定期来调研和指导,为彝绣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