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延续”让文化绽放炫目光彩
作者:陈慧君 吴鸿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5/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永平县民族众多,民族服饰、民风民俗风格迥异。在永平县各民族文化中,苗族的《嘎蒙卡兜》、傈僳族的“割绣”以及孕育这些多民族文化的博南古道等都生动记录了永平的文化传奇。

 

坐拥多样文化珍馐的永平县,于2015年11月成立永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和存续状况进行布局,目前,全县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公布了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3项,命名了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人,已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8个,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

 

嘎蒙卡兜  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

 

想要了解《嘎蒙卡兜》,那龙街镇安吉苗族村是必到的地方。4月14日,记者在大山深处的安吉村民族文化广场上,终于见到了《嘎蒙卡兜》的“庐山真面目”。只见十几个苗族男女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围成一圈,随着男子的芦笙节奏起舞,舞蹈动作随着芦笙的节拍越来越刚劲有力,粗犷而豪放。

 

龙街镇安吉村是一个以苗族、彝族为主的偏远高寒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村,被誉为大理州苗族歌舞之乡。“可以说,安吉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跳《嘎蒙卡兜》。”舞蹈队队员陶清香说。

 

永平县非遗代表项目之一的苗族舞蹈《嘎蒙卡兜》(苗语意思是:来打歌吧)又称为“蚩尤之舞”“葛天舞”,相传已有180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苗族群众都要唱起山歌表情谊,打歌跳舞来庆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安吉苗族传统歌舞《嘎蒙卡兜》,它由“邀约”“苍蝇搓脚”“滚松球”“结疙瘩”“解疙瘩”“锦鸡摆尾”等许多独特舞蹈动作组合而成,既反映了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景,又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

 

“我们村早年成立了嘎蒙卡兜舞蹈队,若要外出表演,都会提前组织起练习。”陶清香说,2013年10月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嘎蒙卡兜》代表云南省参加了舞蹈门类的决赛,并一举荣获“群星奖”。“我的舞蹈是奶奶和妈妈教我的,我现在年纪大了,‘飞’不起来了,但我会尽力把它教给下一辈。”陶清香说。

 

近年来,永平县党委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十分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嘎蒙卡兜》从最初的苗族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13年连续不间断的深度发掘、加工、再创作,升华为极具视听冲击力的舞台节目,广受欢迎。

 

傈僳族刺绣  传习所里桃李芳菲

 

傈僳族是永平县世居民族之一,在永平县多地都有分布。说起永平县的“傈僳族名人”,就不得不提傈僳族刺绣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荣秀。

 

来到余荣秀家,记者就被进门一盅酒,坐下一杯生姜红糖草药茶暖了心田。在她家的小院里,三位身穿傈僳族服饰的绣娘正在学习刺绣,正屋门头上挂着“大理州傈僳族刺绣传习所2019年刺绣割绣技艺培训班”的红幅。原来,2017年,大理州文化局批准在永平县傈僳族协会设立傈僳族割绣传习所进行割绣传习,如今,余荣秀的家就是“学校”。

 

“傈僳族刺绣图案以日月星辰、花鸟鱼虫为主,刺绣主要用于服装、佩饰、祭供的图腾。‘割绣’是傈僳族刺绣中最具特色的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由傈僳族中余家祖先从中原东北至西北迂回大迁徙途中路经山东等地沿路传播,流传至今。”余荣秀说,“割绣的原料有竹壳、硬布、五彩丝线(共五六十种)、各种型号的针等。备好料,按照面布夹硬垫布大致顺序包好绣品,根据设计和制作的图案配好线,就可以缝制了。缝制时,正反两面的针脚必须对齐,走针完全一样,差一点都不行。”

 

在余荣秀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割绣作品,有粉色的木莲花,有展翅欲飞的五彩凤凰……除了割绣,协会工作室还有包括四弦琴在内的傈僳族各种乐器、傈僳族节日盛装和劳作的服装、各色帽子以及棕皮做的蓑衣,竹子制的盔甲,草裙……可以说是傈僳族文化的微缩博物馆。

 

“现在傈僳族年轻人会刺绣的不多了。”余荣秀说。面对失传的困境,余荣秀自2003年退休后,就致力于傈僳族民族文化的收集、研究、保护和传承。10多年来,余荣秀已经先后同步开展了多次傈僳族音乐、歌舞的培训,先后有2000多人参加,余荣秀还通过设计、绘制、传授,流水作业,带着学生们缝制出手机包、挎包、针线包、药香包等既包含傈僳族刺绣元素,又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的生活用品。

 

博南古道  在文化交流中焕发新姿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一舞一线一世界”,而孕育出这多样民族文化的“世界”,便是在永平县境内绵亘100多公里的博南古道。在历史上,人们习惯上把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德宏至缅甸、阿富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古道统称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没有岔道的一段。

 

“南方丝绸之路不是古董,它是活着的历史。”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认为,博南古道作为我国最早与外国陆路往来通道之一,既是一条军事要道,又是一条国际性的商业交通线。千百年来,往来的马帮、商客、游人、移民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这里,北斗铺、曲硐清真寺、博南山碑、永国寺遗址、霁虹桥遗址、摩崖石刻等众多文化古迹数不胜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里,万松庵、铁厂关庙、花桥普照寺、杉阳永国寺等庙宇庵堂林立,客源众多,梵音不绝;在这里,汉、彝、回、白、苗、傈僳等22个少数民族繁衍生息,融合发展,和谐相处……

 

“博南古道贯穿而过的永平,千百年来接受南来北往的信息,最终形成了民族共生,开放包容的思想和心态,可以说永平人的文化心态、民族成份都由这条道路构造。”张继强说。

 

为保护和发扬博南古道文化,自2016年以来,永平县已连续举办四届“博南文化节”,以文化论坛、产业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摄影大赛及摄影展、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深度挖掘整理永平历史文化,充分展现永平多样的民族风情、丰厚的历史资源、独特的本土文化,提高博南古道的文化认知度,提升永平地方文化自信,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固有的东西不代表不会消失,不经保护,它依然会流失。”张继强说,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永平人将全力以赴保护这些永平文化的瑰宝。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吴鸿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