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壮美文山
 
各族儿女一条心团结文山一家亲——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纪实
作者: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5/13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一直以来,无论是壮乡苗岭还是瑶乡彝寨,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儿女始终心手相连、亲如一家。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用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奋斗实干践行同心共筑中国梦,用交往交流交融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用精准扶贫实现“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用文化“软实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文山品牌”。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经过为期5天的实地检查验收,4月25日下午,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汇报会召开。由云南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和相关州市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的专家组成的省级初验考评组认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在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意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通过省级初验。这是对文山各族儿女携手相依,共融共进的肯定,也必将为团结、进步文山,开启新的征程注入无限信心。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情怀 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月23日至24日,省级初验考评组、互观互检组一行来到了麻栗坡。

 

41年前,中越边境爆发战争,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踊跃参军,奔赴老山前线,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支前模范,也创造了鼓舞全国人民的“老山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民族团结万岁”思想在英雄土地上的血脉传承。

 

2018年10月11日下午,随着一声“你后退,让我来!”在老山主峰西侧三公里处某雷场,正在执行扫雷任务的战士杜富国在一声巨响后倒在了血泊之中,用无私战友深情践行了“老山精神”。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陵园公墓管理所所长张子培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进陵园,拔草,培土,陪伴烈士亲属。他熟记每一位烈士墓碑的位置,熟悉每一个英雄的事迹,他在这里工作了21年。他说,陵园里安息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的960名烈士。“每一位烈士,都是共和国的脊梁!作为一名老兵,他们都是我的战友,为他们守墓,我义不容辞!”

 

而在文山州广南县还有一位满怀家国之情的老师——农加贵。33年前,20岁的农加贵毅然只身走进“麻风村”,一人撑起了整所学校,打开了“麻风村”认知外界的窗口,用自己的知识、善良和坚持,让这里的孩子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大爱。33年来,他用奉献和坚守,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使命。正因为他的引领,落松地村内来自不同地方的5个民族同胞手足相依、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当初与世隔绝的村子变成了如今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文山州委书记童志云说,一直以来,文山州始终以“同守边关一家亲,共筑边疆一条心”“只有边疆稳定繁荣,才有祖国安宁昌盛”为初心使命,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全州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信心之足前所未有,边疆各族人民守土固边的决心之足前所未有,边疆各族儿女在相交相融相合中更加团结同心,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家国情怀,实现了融“小家”圆满与“大家”团结为一体,展现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实现了区域发展与民族团结共进共融。

 

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表示,希望文山州继续弘扬“老山精神”,力争示范引领全国示范创建工作。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奋斗 奋斗实干共筑中国梦

 

在西畴县,曾由于石漠化率高达七成以上,一度被认为罹患“生态癌症”的地方,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勤劳勇敢的文山人民勇敢地向石漠亮剑、向贫困宣战、向石旮旯抗争,创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各族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奏响了一曲曲战天斗地解决温饱奔小康的凯歌,探索出一条石漠化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随着木者村党总支书记刘登荣带领群众点燃炸石造地的第一声炮响后,西畴涌现出一批爱党爱国爱家乡、忠诚担当冲在前的党员干部。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入党的江龙村党支部委员刘超仁、罹患乳腺癌仍然带领村民修路致富的海子坝原村小组长谢成芬……他们是“西畴精神”最好的代言人,也让西畴各族群众坚信: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

 

一条条盘山公路、一台台梯地、一片片山林绿洲、一幢幢乡村新房……见证了文山各族儿女通过辛勤劳动改变生活的伟大力量。

 

地处西畴县“生态癌症”核心区的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被称为“现代愚公”,他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执着苦干12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脱贫路。路通了,他又谋划着村里的产业发展,为的是让村民早日致富。李华明说,“脱贫攻坚,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事!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实干,就一定有希望!”

 

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曾是 “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地方,勤劳实干的各族群众向石漠宣战、向石头开战,探索形成 “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解开石漠贫困枷锁,探索形成了治贫兼治石漠化的发展路径。在三光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暨猕猴桃产业基地,治理以前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比较低。经过搬石造地,原来的石旮旯地变成了平整而肥沃的“三保”台地,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了20%。看着种植基地猕猴桃正值生长期,枝繁叶茂,龙头企业浩弘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光片区的群众不仅能从石漠化治理中得到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增加收入,还能在基地学习知识、技术,增强自身发展的后劲,这也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坚持“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具体实践。

 

在最美生态苗族村——老黑箐村小组,该村党支部书记项文超说:为了拔除“穷根”,老黑箐村大力实施“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近15年的努力,如今全村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了住房美、庭院美、厨房美、卫生美、村道美、生态美、产业美、文化美“八美”。在老黑箐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要搞好家庭、村里、村邻团结;民族团结教育早早就走进了校园,说民族话、唱民族歌、跳民族舞、讲民族故事成为日常……

 

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国务院授予西畴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长周文会受邀到北京受奖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周文会说,老黑箐苗族村是西畴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一个缩影。如今的西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西畴精神”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已经成为新时代西畴跨越发展民族振兴的最强音。

 

童志云表示,文山州将不断传承和发扬“西畴精神”“老山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全州经济实现逆势上扬,产业发展取得创新突破,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短板持续补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出行、饮水、住房、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和谐 交往交流交融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

 

近些年,文山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九进九创”“五个一”以及文化体育活动、各类重大节日、民族节庆活动,创造各民族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巩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社区、学校、机关、幼儿园、图书馆、活动室等为平台,通过“融媒体+民族团结、互联网+民族团结”等创新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让各族群众、干部、教师、学生……能够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法规制度体系,畅通各族群众诉求渠道,依法保障合法权益,把民族团结进步元素深刻融入全州上下,促进各民族“大聚会”,促进各民族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当走进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双语调解室,会发现双语法官陆会用状语唱壮族山歌“月亮凳”,“呗侬月亮凳,分开是月牙,合好一家亲……”给壮族群众调解纠纷。

 

而在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原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自1973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学生的血脉,多年来始终把培养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学子及民族教育师资视为己任,把抓好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让民族团结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生根、开花、结果。

 

在文山州人民医院,刚回来不久的援鄂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继续在这里为患者服务。文山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锡霖表示,在医院,保障各族群众健康就是团结互助,共享优质诊疗就是平等和谐。而民族团结工作与医院工作的最佳融合点、最强动力源就是“呵护民众健康,助力民族团结”。

 

而文山城泰民家园小区,则是文山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社区、进小区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文山市城市民族工作的一个缩影。小区共有2300余套住房,解决了8000余人的住房问题。广大居民实现了农村村民到城市市民的身份转变,实现了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无论什么民族,无论来自何方,大家都亲如一家,团结友爱。

 

“创建工作中,文山州始终把促进各族群众一家亲作为根本遵循,突出把凝聚人心民意、增进民族团结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童志云汇报会上如是说。

 

另外,文山州还重点围绕打造五个联盟、讲好五个故事开展创建工作,从不同角度把最团结、最奋进、最和谐、最美丽的文山展现出来。

 

在新时代,文山州创造性地提出以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共有精神家园联盟”,把深植于文山大地、滋养着文山人民的这两种精神,作为全州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讲好各族群众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故事。

 

文山州首创省区跨区域创建联盟助推示范创建,与广西百色共创“民族团结共建共创跨省联盟”,主动与百色市携手缔结了共创跨省沿边连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同开展“共谋发展、促利益同体”“共护生态、促绿水同流”“共搭平台、促文化同兴”“共惠民生、促幸福同享”“共创平安、促和谐同行”“共夯基础、促区域同进”的“六共六同”行动,为沿边连县各族人民搭建了更好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是各族人民的连心网和友谊桥。

 

在文山,三七产业已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脱贫奔小康的推进剂、加速剂。打造以文山三七为代表的“民族团结医药产业致富联盟”,15家民族医药企业签订《文山三七民族医药产业创建联盟公约》,发展文山三七产业。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内的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临时务工方式,累计带动586户农户(贫困户236户、少数民族农户占比68%以上)增加收入235.5万元,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通过长期雇佣务工方式,80名各族群众年人均增收3万元。

 

打造以民族学会为载体的“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联盟”,讲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以“融媒体+民族团结”为载体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联盟”,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通过“三微一端”和手机APP等传播平台,搭建电商直销平台,展示各民族特色产品,开通壮语、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栏目,不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宣传“时代楷模”杜富国、“全国道德模范”农加贵等新时期的优秀代表人物,讲好“文山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各族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的日常中扩大参与面、有效发挥主体作用,自觉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参与者、实践者、维护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扶贫 精准扶贫实现“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文山州砚山、西畴两县在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脱贫近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2.4%下降到1.83%。许多过去破旧落后的村寨现在已经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网络,变身整洁、秀美、宜居的新农村……

 

在砚山县维摩彝族乡的炭房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汉、壮、彝、苗4个民族的群众先后在这里安家,各民族在这里构建起了共建共享共荣的兴业圆梦新家园。兴业、圆梦两个居民小组共同参加各民族的节日节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困难大家一起帮,节日大家一起过,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维摩乡白沙坡村的砚山县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车间里,几位绣娘正忙碌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陆芬说,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用刺绣技艺赚钱,合作社每年都会去培训贫困户和低保户等。如今,已带动362户档卡户、1026名各族妇女从事刺绣产业,辐射广南、丘北、富宁、马关等地,助力群众脱贫增收。这一根根丝线,连接起了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在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果产业基地,省级初验组和互观互检组品尝了“云岭”百香果、燕窝果、软籽石榴等稀有水果,了解了高端水果的产业发展前景,都为鑫珵公司带动文山州及周边各族群众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帮助3000余户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点赞!鑫珵公司在当地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民族团结“排头兵”,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技协+产业基地+贫困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当地群众从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发展产业等方面中受益,促进了汉、壮、苗、彝、回等群众增收,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在丘北县仙人洞彝族村,每年暑期,普者黑就迎来游客旺季,仙人洞村民宿客栈更是一屋难求。这里通过发展旅游业,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口袋村”,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19年底,村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余元,村里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家比比皆是。

 

在广南县岜夺新村,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岜夺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以岜夺新村、石洞、龙补、旧基、那坡等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村14个自然村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动力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截至2018年底,实现37户169人脱贫退出,201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646元。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壮乡苗岭大地上,这个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品牌 文化“软实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文山品牌”

 

近些年来,文山州始终以“老山精神”“西畴精神”为引领,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文山品牌”,努力实现“全国示范”。唱响全国、全世界的“坡芽情歌”,享有“国家级”美誉度的“西畴精神”宣讲团,文艺精品《铜鼓姑娘》《幸福花山》等等,无不折射出文山州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中的文化魅力和品牌效应。

 

在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省级初评组和互观互检组调研检查了民族特色村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村寨”工作。先后走访民俗体验馆、民族文化广场、民族团结议事亭、坡芽传习馆等,体验原始榨糖、榨油工艺,观看壮戏表演,了解坡芽村民族风情、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壮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充分感受了坡芽村的民风民俗,并在传习馆前聆听《坡芽歌书》合唱团专场展演,详细了解坡芽歌书发现、传承、保护及走向世界的历程,并对富宁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情况以及唱响全国、全世界的“坡芽情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坡芽歌书》充满了民族魅力,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一大亮点。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近年来,文山州全力打造坡芽歌书、铜鼓文化、芦笙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先驱王有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农加贵、“世界拳王”熊朝忠等地域文化品牌,扎实推进《红色文山》《唱响文山》《文化文山》《品味文山》《游遍文山》《神奇文山》等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为代表的“六个文山”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组织拍摄和创作了一大批以《倮恋》《狼兵吼》《童话先生》《坡芽情歌》《铜鼓姑娘》《幸福花山》等为代表的、反映文山特色和文化精髓的文艺作品,全面展示多姿多彩的文山地域文化。共创作舞台剧(节)目700余个,演出4000余场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奖项7个,省级奖项30个。

 

文山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先后创建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西畴县委、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模范集体和3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2019年11月,麻栗坡县老山主峰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19年9月12日,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在文山州委、州政府的汇报材料上作出批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线突出,特色明显,富有成效,请监督检查司加强督导和支持。”

 

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已经通过省级初验。初验组组长、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陆永耀表示,希望文山州以省级初验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各项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创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创建,围绕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平台深化创建,围绕当好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要示范支撑深化创建,围绕做好迎接国家检查验收各项工作深化创建。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