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从作品到产品 民族文化铺就草原致富路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8/4

 

央视网消息: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如今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手工刺绣、马头琴等民族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的同时,也成为了草原牧民巧手致富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乌兰毛都大草原,再过几天就将举行草原盛会——那达慕。除了射箭、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如今的那达慕,还增添了服装大赛。秀云正带着合作社的绣娘登台排练,准备大赛时要展示的手工刺绣民族服饰。

 

 

对于今年那达慕上的服装大赛,秀云志在必得。可就在几年前,这些绣娘还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既不利于民族刺绣的传承,也形成不了规模和收益。作为村妇联主席的秀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主动请缨在2016年成立了这家萨日郎巾帼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

 

 

拿得出作品,却拿不出客人们喜欢的产品。正当秀云一筹莫展时,合作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仅申请到了免息贷款,而且还获得了专业培训的机会。

 

让传统文化与市场和现代思潮结合,理念变化、思路打通,以草原上火红的萨日朗花为主题,在现代款式上保留民族刺绣和传统元素,秀云和同事们设计的刺绣服饰开始得到市场认可,合作社接到的订单慢慢多了起来,如今已带动1600户村民实现增收。

 

 

手工刺绣,绣出了农牧民的新生活。同样是指尖上的艺术,“80后”的牧民童日格则把从小就酷爱的马头琴文化做成了产业。两年前,美术专业毕业的他将自己在城里的马头琴店铺搬回了老家,开起了马头琴制作工厂,想要将这个蒙古族的传统技艺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发展传承下去。

 

童日格希望将传统制作工艺规模化发展,急需资金支持。于是他写了一份关于蒙古手工艺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交给了镇里。令他没想到的是很快就得到了镇政府的支持。

 

 

当地政府先后投入了130万元,和童日格自己投入的资金一起,搭建了厂房,购买了机械,工厂很快就经营得有声有色,产品门类从马头琴发展到了蒙古族金银器、蒙古家具、蒙古包加工等八大类。为了能够带动周边牧民,学习传承蒙古族的手工艺,一起脱贫致富,政府和童日格商量,优先聘请贫困户到工厂打工。

 

现在,这个扎根在草原乡村的工艺加工厂已经变成了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地,给大人们培训蒙古族的非遗技艺,给周边城镇的蒙古族孩子们培训民族文化知识。牧民们拉起最爱的马头琴,载歌载舞,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源:央视网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