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人文
 
朗目风韵
作者:施艳斌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8/31

关于名山大川的唯美歌颂,在华夏大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流中,无数文人墨客前赴后继、挥毫泼墨,将这方诗的国度影绘得斑斓多彩、引人入胜。静思间,脑海中不断扫描着我生活的这座被誉为“麒麟仙子降祥瑞”的城市的座座山脉,思来想去,大概朗目山最为合适,不说别的,单就曲靖古八景之一的“朗目夕照”,大抵可使鸿儒沉醉、白丁震叹了。

 

 

朗目山又称东山、青龙山、黄榜山,绵延于曲靖市东部,海拔最高点2329米。南连文笔山,北接五台山,佛教寺院遍布其间,其名称来源于朗目山寺,此寺亦叫石喇大寺,因山下石喇村而得名。

 

曲靖学者赵宏逵在其著作《话说曲靖·滇东揽胜·巍峨宏大朗目山》中,对朗目山作出“山上怪石嶙峋,景色苍翠,远看水连天碧,近听万壑松涛,故有‘到此无尘处,人在画图中’”的诗赞。赵老先生出身中医世家,同时对曲靖地方史有一定研究,有《石城故址考》《白石江战役考》及《论僰人大起义的历史地位》等著作问世。带着对老先生书中所著历史的感性认识,我们驱车前往朗目山,一睹其伟岸风采……

 

沿朗目山腰拾阶而上,一棵棵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古树巍然屹立。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书写、郡人复刻的“第一山”石碑,在曲靖这个古时偏居一隅的地方,见到创立“米点山水”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襄阳的书法作品——顿感意外,眼前的“第一山”三个字,笔力遒劲,飘逸中透出规整,米芾的书法使朗目山多了一份意蕴。

 

与中国大多数寺庙无异,朗目山寺坐落于山之上、云之端。据史料记录,朗目山于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重建,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明、清两朝建造修葺后,朗目山寺规模更加宏大,到明末清初,寺院香火极盛,“释子如云”,朗目山寺名声大噪。该寺依山势自下而上建有一寺五庵,最下左为华严庵,右为弥勒庵,中间为普照寺;中层有云崖庵和白龙庵;至最高层是祖师殿。大寺共有寺房二百余间,寺中曾有铜佛十尊,铜铸亭炉一座。据称,著名的朗目大师便在此修行,因著《经石滴集》《九带集》而名动京师,成为曲靖文化发展史上的骄傲。朗目大师还著有《浮山法句》,内容包括他写给他人的书信,谈及佛法的道理与修行知识,此外还集录了他所作的七言与五言诗若干首。

 

朗目山寺与朗目大师俨然已成为曲靖的文化符号之一,以朗目山寺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记录、传播着悠悠文明,不断为这座城市输送文化养分。

 

(作者:施艳斌  单位系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