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以兵为荣
 
【彩云深处】儿时的露天电影
作者:薛雨青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0/2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露天电影在中国乡村大地曾风靡一时。

 

那年月,乡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当匮乏,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和网络,就连半导体收音机都罕见,到了夜晚整个山村一片黑暗和沉寂。看露天电影,就成了我们童年时最大的乐事。

 

那时候,只有县城才有电影队,村子里放一场电影就像是过一个盛大的节日,整个村庄的人们都沉浸在欢乐激动的气氛中。那时,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固定放电影的场地,下午天黑前就扎好银幕架,挂好银幕。天擦黑,场子就开始热闹起来。急切的人们早早地吃了晚饭,拖儿带女心急火燎地从各个村子聚拢来,远近的村道上尽是吼着秦腔,吹着口哨,三五成群的都是欢天喜地看电影的俊男靓女。

 

村里的小孩们早早地拿着板凳、搬着椅子去抢占地方,晚饭都顾不得吃。离放电影时间还早,场地上已挤满了黑压压一大片的人。早占位子带板凳的就坐在中间,其他没板凳没处坐的就在周围站着。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会爬到场地周围的大杨柳树上看,有的骑在墙头上看。整个场子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喊娃声、叫骂声、嗑麻子葵花籽声、闲聊声、不绝于耳。夜幕降临了,大地一片漆黑。人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出出进进,吵吵嚷嚷,耐心地等待演出的开始。

 

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之后,人们终于看到了扛着放映机,急匆匆赶来的放映员。他把机器放置到场子中央,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架好机器。全场立马安静下来,人们伸长了脖子,目光都聚集到放映机上。放映员开始对焦距和银幕了,大叫声,口哨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电影终于播放了,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大人娃娃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情节。人们与影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或义愤填膺,或欢呼雀跃,或扼腕长叹……

 

记得那时候的电影都是黑白影片,还没有彩色宽银幕电影,人们大都乐意看战斗片,记得最早看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苦菜花》《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

 

那时的露天电影一放就是两三个小时,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电影还没放完,有的人就撑不住了,困了乏了,打起了呼噜,惹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电影放完了,夜深了,星星和月亮在黑黝黝的夜空里眨巴着眼睛,人们纷纷打着火把、照着手电筒回家。外村远处的人们一路上说说笑笑,议论着与电影相关的内容,有时因为观点不同而争得脸红耳赤。

 

我们小孩子家,那时对看露天电影非常的痴迷,一旦有了新的影片,我们放学回家后胡乱扒拉几口晚饭,太阳还没有下山就一个喊一个去邻村早早地占地方。通常都是连着要看好几个晚上,看了本村的再去外村看,直到再没有电影看……

 

夜色里,电影在乡村的夜晚一个村挨一个村地播放,我们也跟着放映队的脚步一个村一个村地看过去,在露天电影的世界里,我们也一天天长大。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们为数不多的精神食粮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殷切期盼。而今,成了我们记忆深处一副永不褪色的画卷,让我们无限怀念……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清水县自然资源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