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理论研究
 
一部“文人治医”的可法之书——评《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作者:詹石窗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16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从起源之时就与传统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黄帝封禅鬼神山川祈求平安的雏形道教,还是主张致虚守静、逍遥无为的义理道教,抑或是设“静室”忏悔求得身心安宁的制度道教,都灌注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正如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所指出“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为了修道成仙,历代高道积极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并不断“借医弘道”、济世度人,形成了“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基本宗旨和“十道九医”的道教传统。

 

另一方面,传统中医学从形成之际也吸收了效法自然、遵从天道、虚静养生等道学思想。这在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中随处可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与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的内核思想相一致。《上古天真论篇》也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亦归于真人。”其中的“真人”“至人”是道教常用的术语,指能够自主性命的真正的“人”;而“道生”“淳德全道”指通过修炼得道成仙。《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不少在古人眼中具有“通神明”“不老神仙”功效的中药,而且列为上品,如记载“丹砂……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玉泉……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朴消……炼饵服之,轻身神仙”。此外,还指出灵芝有“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功效。可见道教与传统中医学具有共同的立论基础。所谓“医道同源”,即是同于效法自然的天道规律之“源”。如果说“羽化登仙”是道教特有的宗旨,那么“延年益寿”则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近年来,“道教医学”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无论是在“道教医学”内涵、道教与传统中医学关系方面,还是在道教炼养方技、道教医家生平与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道教方药与药膳食疗领域,其研究成果也不少。其中,道教学界侧重于文献校勘整理,中医药学界则侧重于药理实验。二者各有优缺点:前者从理论方面奠定基础,但缺乏临床应用;后者从现代西方医学视角论证中医药,在单味药鉴定方面有优越性,但由于缺乏古人原创思维,无法深入阐释药方的配伍机理。目前市面上这两类书籍较多,而将道教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结合起来、集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于一体进行系统探讨的学术专著目前尚未见到。2019年5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一书便是该领域难得的一部具有较大开创性的力作。

 

该书全书多达87万字,堪称是一部大部头的学术专著。书中内容密切结合道教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理论,力图较为系统地还原古人对人体生命规律的认识,并浓缩在一张《医道太极图》上,进而以此图为模型工具分析从《道藏》精选出来的99帖药方的主治原理、配伍缘由,并逐一画出药气运行图。这种集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于一体、有体有用的学术专著,兼具创新性和系统性。该书提出了不少独特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如认为胎儿的受孕是父精、母血和先天一炁三者混融抟搏而成,瞬间增重半斤;该书分析了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关系,认为心主神明是后天识神以升发为主,脑主神明是先天元神以潜藏为主,二者是用与体的关系;提出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是来自脐下丹田的先天元气;指出“脏腑”的本质包括静态物质结构和各自化生的动态运行的精气;“藏象”的本义不是指内脏实体表现于体表的各种生理病理征象,而是指化生“物质结构五脏”所藏的“先天真炁本象”。另外,本书将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提炼概括为“问题+方法+效用+成本”四元结构论,具有一定方法论作用;书中还提出了“先天医学”“后天医学”“气象思维”“道教人文医疗”等新概念,并且有比较深入的阐述。这些观点尽管是探索性的,但言出有据,可以作为今后医学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验证的思路。

 

本书基本上可以定性为“文人治医”的学术专著。我国自古有“文人治医”的传统,特别是到了北宋之后,在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求签发愿事迹的感召下,很多文人士大夫在科举不顺或仕途不畅时直接走向了以从事岐黄之术为业的人生道路,如张景岳、徐灵胎等医家就是典型。有的即使事业有成也喜欢在业余之时钻研医理,或校勘医典、或收集编撰药方等,如沈括编撰的《良方》、苏东坡编撰的《苏学士方》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后人还将二书合编为《苏沈良方》。仔细思之,文人喜欢“治医”且能够“治医”,乃是因为传统经学有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维的烙印,与岐黄之学有相通之处,所以文人转医较为容易,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是也。尽管“文人治医”似有重文献、轻实践的不足,但却也为祖国传统医学经典文献的保存、版本的校勘乃至医理的阐发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书参考古今历代典籍数百种,遵循“言出有据、引论结合、分析细致、考辨精详”十六字原则,无论是医理的阐释还是药方的分析,都有可靠的经典文献作依据。行文注重“辨章学术、考证源流”,故而称得上是一部“文人治医”的可法之书。

 

当然,本书也存在“文人治医”的缺点——临床实践不足。作者颜文强虽然曾经看书自学,但尚没有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的丰富经验,所以本书中篇对药方的分析大部分依靠的是本草古籍的记载和自己微量的自治实践体会。他在书中多次说明该书是属于探索性的学术著作,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弥补不足。可喜的是,2016年9月颜文强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从事中医学专业学术研究,并于2020年7月顺利出站获得中医学博士后证书。期间,曾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这在文科领域殊为难得;且已经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多项。基于作者踏实的学术钻研精神和本书体现出的较大开创性、探索性,我特向广大读者推荐学术专著《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一书。

 

(作者:詹石窗  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老子研究院院长、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