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文化
 
谱写民族文化新篇章——对话民族文化传承人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唐蓉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9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唐蓉

 

近年来,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记者一行走访等丰喊、二古城等少数民族村寨的时候,通过近距离对话民族文化传承人,在他们身上,寻得了“双融双促”下的民族文化新篇章。

 

 

傣戏牵手党建  发展传扬共谱新篇

 

在瑞丽市姐相乡暖波村等丰喊村民小组沿路漫步时,一栋高大优雅的傣式三层建筑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是新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说话的人叫孟吞,是村里监委会的主任。老人的欣喜无以言表,一切还要从这里的傣戏(又称“傣剧”)团说起。

 

一台傣戏,可览傣族文化全貌。在孟吞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一台傣戏中包含了傣族的服饰、风俗、民间故事传说、文字、舞蹈、音乐、美学文化等诸多元素,傣戏犹如傣族文化的万花筒,包罗汇聚着傣族文化方方面面的精髓,再加上傣戏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所以在民间素有“有摆(节日)要演戏,无戏不成摆”之说。

 

 

然而,近年来,等丰喊傣戏团的传承发展却陷入困境。大约2000年,因为奘房在进行重新修补,缺乏表演场地,加上认识傣文又能表演的人员不断减少,导致春节期间傣戏表演不得不中止。这样的窘境持续了五年多。后来,在新任组长陈永新和孟吞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傣戏团才重振旗鼓。

 

2016年,等丰喊被列入姐相乡民族特色乡镇建设。孟吞兴高采烈所提及的文化活动室,便是此次工程涉及的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工程还加大对民族文化表演舞台及相关设施的投入。

 

孟吞坦言,等丰喊傣戏团自成立来一直面临资金困难、演员不足、剧本创作难、无场地排练等诸多问题,“自实施民族特色村项目后,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现在党的政策好,州民族宗教局局非常重视民族工作,积极协调整合资金,我们一定要做好。”孟吞满意地看着崭新的文化活动室说道。

 

 

改变的是融合发展,不变的是深得民心。曾经,等丰喊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唐王游地府》《西厢记》等多部传统剧目,在姐相的街子天、春节期间,傣戏团都给群众们带去精彩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姐相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下等丰喊傣戏团自编自导了多部现实题材的优秀剧目,现任傣戏团队长的石云保告诉记者,为了持续加强党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党风廉政教育等,傣戏团创作了《工程招投标》;为了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创作了《代表归来》;此外还有《当村长》《计划生育》《三丑会》等剧目,演出后,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党建与传统傣戏的融合,对党建引领、民族文化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同繁荣共发展的新篇章。”孟吞补充道。

 

幸福小康路上  文化之花盛开

 

在梁河县西北隅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坐落着一个二古城老寨,是德昂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在这里,居住着一位在当地颇有威望的老人。

 

老人名叫赵家祥,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7年的教学生涯中多次被评为省州级和县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1994年出席云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荣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老人家如今已过古稀之年却仍然神采奕奕,记者一行到老人家中的时候,他正聚精会神地校对着自己刚刚写好的一本书,书很厚,是关于梁河德昂族的。

 

这不是老人写的第一本书,自二十年前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整理编撰德昂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全面客观地记录、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了老人家的心愿。第一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赵永祥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几本给大家看:“这本书的编撰其实从退休前就开始做了,鉴于当时只是以个人的力量推动这个事情,进度比较缓慢,有时候还是有一定难度。”

 

如今编撰的新书,不仅新添了民族服饰、传统民俗、原始宗教等八十多项内容,在这背后更添了老人的信心和欣慰。“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党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不断好起来,越来越有希望。”赵家祥说,希望,不仅仅在生活,也在文化的发展,“大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比以前多了,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和渴望也越来越强,我现在写书有了更足的动力。”

 

内有精神需求,外有专家协助。2014年开始,德宏州政协及民宗系统的相关人员多次来到二古城调研,他们找到赵家祥,鼓励他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大胆”地写,以全面记录民族文化为主,搜集到多少就写多少,同时,县政协文史委的专家也参与协助编撰全过程。

 

如今,6年的心血即将面世,自己的家乡近年来也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寨里屋舍俨然,道路平整通达,村民们增收有道,文化活动日益丰富,赵家祥的脸上总挂着和蔼幸福的笑容。“我打算继续和县上争取,在村里重新开文化传习馆,以后还想在村里重新设计一些民居,尽量恢复以前竹楼的民族特色……”随着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的深入持久推进,在这个祥和而充满生气的二古城,这位心中充满希望的事情老人想为文化发展、交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