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人物
 
白族诗人晓雪:诗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爱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航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2/3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航

 

“采了一天的茶,我靠在苍山的怀抱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我梦见,苍山就在我的怀抱里……打了一天的鱼,我躺在海边的沙滩上,睡着了,睡得那么甜,我梦见,洱海就在我的心窝里……”2021年1月20日,86岁的著名诗人晓雪(杨文翰)在昆明的家里朗诵诗歌《爱》,语调舒缓、情深意切,随声而去,便和诗人一起来到了明丽、静谧的苍山下、洱海边……

 

《爱》是晓雪同名诗集的第一首诗,1989年,艾青先生为这本诗集作序时提到“爱”,“可以说‘爱’就是这个集子的主题思想。”晓雪说。

 

 

诗人的存在  就是为了表达爱

 

晓雪:我对诗的接触比较早。小时候,每天晚饭后,和外祖父到大理喜洲郊外散步,外祖父总是边走边用白族腔调哼着陶渊明、王维的诗歌,他反复地哼唱着,长期耳濡目染,以至于这些诗歌,我很早就能背诵,至今记忆犹新。

 

读书时,我又读了古今中外很多大诗人的作品,发现诗是人民的心声,灵魂的歌,是诗人的感情结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如果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时代、对现实、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而且始终充满信心和热情,你就会产生诗情诗意,就会获得灵感、题材,就会写出各种各样的诗来。时代需要诗,人民需要诗,生活里,人生征途上充满了诗。

 

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写诗近70年,真正要说“动力”就只有一个:爱。爱生活,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真正不朽的诗歌,写的是伟大崇高的爱情,扩大来说就是爱。所以我所有的诗就是为了去表达一个爱。诗人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表达爱。

 


 

“诗人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表达爱。”这个想法最初产生自晓雪读大学的时候,但此时的晓雪看见别人能得到诗、能写出诗来,而自己却不能,他很苦恼:自己即使写不出第一、第二流的诗,难道连第三、第四流的诗也都永远写不出来吗?

 

因此,他开始练习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叫《我们爱珞珈山》,歌颂美丽的武汉大学和新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在学校的晚会上朗诵后受到好评。许多同学鼓励他说:“你应当写诗!为什么不写?要多多地写!”不久,晓雪的诗歌习作,就开始登在报刊上。然而要想写出真正深刻感人、自己满意也使别人满意的诗歌,成为真正的诗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问题要解决、很多路要走。

 

诗人必须“找到自己”

 

晓雪:1956年,我系统研读了艾青的全部作品,写作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该论文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书,1981、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两次再版,2014年又收入“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出版),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就明白了:诗人必须“找到自己”。

 

“找到自己”就是要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独特的感受,自己独具的抒情格调和表达方式,以形成自己独创的不易与别人混淆的艺术风格。也就是说,要用自己的眼晴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然后用自己的手和笔把诗写出来,一句话,就是要有自己的艺术个性。

 

应当强调,诗人必须“找到自己”,必须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是从诗歌艺术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的,“找到自己”绝不是诗人的目的。“找到自己”“通过自己”,目的是反映时代、歌唱人民。艾青也多次说过:“诗人在社会上有没有价值,就决定于他是否和公众的倾向相一致,是否和公众一起又引导公众前进。”(《诗与感情》)“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的感情与愿望。”(《诗论》)

 


 

大学毕业后,晓雪带着成为诗人的理想,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云南,扎根这块七彩的文学大地,辛勤写作至今。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晓雪:我在诗歌习作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凡是深有感触、抑制不住地要拿起笔来写的时候,诗就会多少有一点感人的地方,写得也比较顺手,有的甚至一挥而就,真像古人所形容的那样:“情来,兴来,神来”“诗从肺腑出”。要使“诗从肺腑出”,必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比如写自己的民族、故乡及其丰富多彩而颇具特色的民间传说。

 

我一闭上眼睛,眼前就出现故乡的山水花木、风土人情和父老兄弟的面影,耳边就响起田野上姐妹们那高亢嘹亮的山歌小调和儿时母亲唱着催我入梦的摇篮曲……我想念着、回忆着、思考着,这些歌唱故乡苍山洱海的诗句,就如泉水般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喷涌而出。这些内容的诗都是一气呵成写成的,有的一次写成、一字不改,连草稿也不打。而恰恰是这类诗,隔多少年后回过头来读,自己还觉得比较顺当,比较喜欢,语言风格上也显得比较朴素、清新、自然、流畅,没有什么造作之处或斧凿之痕。我想努力做到“寓丰富于单纯之中”。

 

“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这是《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文章开头引用艾青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一直指引着我的诗歌创作。诗人生活着,思考着,追求着,创造着。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在艺术上,我还将继续不断探索下去。只要方向对头,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我想我们的劳动总是会取得一定成果的。

 


 

艾青给晓雪的诗集《爱》写序,序中还对晓雪的诗歌风格进行了简练而准确的概括:“晓雪同志是苍山洱海的白族人,他所写的诗纯朴而清丽,有如大理石的片片淡雅,像泼墨的山水画,像浓缩了的短诗,使人看了之后留下难忘的印象。”晓雪认为这是对他所写诗歌的最好评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