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如何理解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伍雄武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4/12

伍雄武

 

南诏德化碑释文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切实“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延续、凝聚整合和繁荣发展而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生活归属、心灵栖息和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精神与哲学、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哲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有什么关系?本期特邀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伍雄武解惑释疑。

 

商代玉龙形玦

 
唐代龙纹玉璧

 

位于普洱市宁洱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南诏德化碑

 

德化铭碑亭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思想文化领域中高昂的主旋律,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十分重要而须关注的问题。

 

1如何理解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的本质在于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和血脉所在,而文化是有层次的,其最深、最精的层次,是起主导作用的观念文化,而观念文化的核心,是由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式、历史观、人生观等等所构成的民族精神。所以,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中华民族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多元指中华56个兄弟民族,一体指56个民族已凝聚为中华民族。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多元一体的,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它由中华各民族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所融汇与凝聚而成,是千百年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继承、共同发展的精神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指中华民族所有成员所共有的、共同的意识(包括思想、观念、精神),也指中华民族所有成员(从个人来说即14亿人民,从民族来说即56个兄弟民族)所以凝聚、认同为“一体”(一个民族实体)的意识(思想、观念、精神)。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致的。

 

2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及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全面的,其基本方面(即观念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价值观、世界观、思想方式、历史观、人生观等。这些方面,体现着民族的特质,决定着民族的凝聚与认同,引导和推动着民族前进。

 

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强调崇仁重义、道德至上。就个人来说,强调人之为人,即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有道德、讲仁义;人生一世的价值在于仁义,故为仁义而赴死最有价值。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国家来说,主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而以德治为根本;推崇王道,强调“以德来人,以德服人”,“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中华各民族据此而相互认同与凝聚,中国古代大一统的王朝都强调“以德来人”,以招抚、羁縻、和亲等方式处理各民族相互关系。汉族为主的政权如此,少数民族为主的政权也如此,如元代以武力兴起,但到忽必烈就提出要“祖述变通”,改变祖先“武功迭兴,文治多缺”的状况,在进攻云南时就下止杀令,招抚纳西族、白族;清代满族继承渤海国、金国、后金的传统,吸纳、融通内地思想文化,到康熙、乾隆时全面接受儒学,文治与武力并用。其他少数民族无不以道德为至上,如白族古时就被称赞:“最仁,有人道”;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与彝族共立的著名碑文《德化碑》《德运碑》《德化铭》等,无不申明一个“德”字,强调道德的重要。

 

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强调:世界由道(理)、气、阴阳所贯通,是一个整体。故思想方法重视整体、强于综合;价值观主张群体高于个人、义务重于权利;伦理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先。又认为,这个整体(世界、万物)是多样统一的整体,是“和而不同”的整体,故万物既统一而又多样,绝对同一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绝对同一的事物相结合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和而不同”的事物才有生命力,即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才能产生新事物、新生命。古人称前者为“同”后者为“和”,而断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国家能够包容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施行统一而又有差异的政策,据此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统一和稳定,如汉唐的羁縻政策、元明的土司制、清代在蒙古、新疆、西藏分别施行札萨克制(盟旗制)、伯克制、政教合一制等等,这与传统的思想方法不无关系。

 

与价值观、世界观相联系的民族观、国家观……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就民族观而言,认为中华各族同根一家,或是同祖子孙或是姻亲甥舅,这样的观念既是各族共有的观念,也是凝聚中华民族的观念。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首先是说,中华民族精神、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祖国意识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就是说,祖国是民族创建的,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人,国家认同意识与民族认同意识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统一的、同义的。其次,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个方面,是各方所聚焦的中心。如中华民族崇仁重义的价值观,所崇奉的仁义以忠孝为先,此即蕴涵和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以及重视整体、强于综合的思想方法,就要求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时,把国家、民族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同样是爱国主义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通观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历程正是这样,它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同一的、互为表里的。这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先秦:萌发与孕育时期

 

人类历史上,有的民族是近代才形成的,无法确定远古某种文明是其起源;有的文明非常古老,但后来却中断、失落了,后来的民族没有谁可称为该文明的直接继承者,只有中华文明起源远古而连续至今未曾有中断,故可确证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起源于远古而传承至今。如龙崇拜、玉石崇拜,从7000-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传承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特有、共有的文化,就可确证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起源于远古。

 

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为中心,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四方联结的格局形成。思想文化领域,儒、墨、道、法、兵、农、阴阳……百家争鸣繁荣昌盛,体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萌发、孕育阶段的辉煌灿烂。

 

(2)秦汉隋唐至宋元明清:形成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汉、唐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和稳定发展,全国主要区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高度发展,以汉字的规范和普及为代表的文化繁荣,在此基础上,华夏族在融合众多族类的基础上形成为汉族,与此同时,中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构也基本形成,汉族与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同步的。也正是在这个辉煌的千余年中,以儒为核心整合道、法、刑名、阴阳诸家,以儒为主儒、道、佛“三教合流”,中华民族精神、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也在此形成。

 

此后元、清两朝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地域辽阔而强大的全国统一政权,从而使汉唐时期的民族格局产生巨大的调整,同时更加证实:中国是各民族共同建立的祖国,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国家的创建者、国家的主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由各民族所共同建构、创造。

 

(3)近现代:自觉与变革时期

 

近代,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以及反封建民主革命斗争风起云涌,两大斗争潮流促成中华民族的自觉。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反省自己的国家、民族,展开关于中国史、中国民族以及国民性、民族性、民族精神的热烈讨论,及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自觉与觉醒。而“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则催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大变革。中华民族及其思想文化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跃进。

 

4全面加强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灵魂,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与团结,“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一再提出,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作者简介

 

 

伍雄武,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首席专家。合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专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2001年获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理论著作类)。

 

此外,伍雄武教授出版专著十余部,如《彝族哲学思想史》《傣族哲学思想史》《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简史》《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现代人与体育》等,并先后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多次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有特殊贡献专业人才等荣誉。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