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村委会主任到省民族宗教委讲党课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8/4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7月29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特别邀请腾冲市清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清讲了一堂专题党课。

 

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6位民族工作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工作实际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出席见面会的优秀党员代表中就有来自云南的基层佤族干部赵家清。在现场他与中外记者分享了保山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累的经验。

 

专题党课上,赵家清讲述了司莫拉佤族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正洪主持党课。省民族宗教委文宣处、教科处全体党员干部,省民族古籍办、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今日民族杂志社等委属单位领导班子参加学习。

 

赵家清说,在北京参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外记者见面会后,他最想传达给大家的是“党和国家都很关心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想要发展就要加油干!”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司莫拉佤族村说,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今后,我们要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接下来,我们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于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我们有一个思路:产业有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礼品。第一产业方面,把以前山区农户碎片化种植的土地进行流转,让村民变‘股民’,加上就近务工,再参与年底分红。第二产业是把传统的根雕、竹编、刺绣等手工艺重新挖掘创新,鼓励村民在家生产一些小手工艺品,做成面向游客的伴手礼。同时,鼓励村民将生产的农特产品等,经过统一规范的加工和包装后,再推向市场。第三产业是围绕司莫拉的环境优势、自然优势、民族优势、交通优势等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户在家里就能开起农家乐、民宿等,接待各地游客。”

 

“2019年,司莫拉佤族村全年接待游客量只有4万人次,2020年我们全年接待游客量就达到31.8万人次,全村301人人均收入达到1.74万元。”赵家清兴奋地说,下一步,司莫拉佤族村将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地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无论是做好基层党建,还是推进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工作,只有各项工作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司莫拉佤族村所取得的民族团结进步荣誉要继续保持,要成为腾冲市乃至保山市创建工作中的一个标杆。”李正洪勉励赵家清,司莫拉佤族村要学习贯彻落实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继续聚焦“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在巩固拓展创建成绩的同时,持续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

 

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堂专题党课,真切感受到基层的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让昔日的贫困村寨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生活。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在全省成功实践的新案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自信,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更贴近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也让各民族群众奔小康的幸福道路越来越宽广。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