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彩云深处
 
【彩云深处】故乡的渡船
作者:赵瑞芳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8/5

我家住在离县城二十多里的乡下,通往城里的路有两条路,一条是沿着河边弯弯曲曲的土路,另一条路是在中途经过一条河,摆渡过河到城里的时间可以节省一半,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渡船。河的中央有一块像牛的石头,抬头东望,因为有了这只石牛,这个渡口就叫石牛渡。

 

俗话说:“宁隔千山,难渡一水”,于是石牛村的张大伯做起了石牛渡的船老大,他在河边搭造了一间简易的石头房子,作为另外一个家,不论风霜雪雨还是艳阳高照,总有这么一幅图:一个老翁,头戴斗笠,手握撑杆,一只木船在荡漾的河面上慢慢的划行。坐渡船的多数是附近的村民,坐的次数多了,也就慢慢熟识了,知道他的性格爽朗,和蔼可亲,满是风霜的脸上,笑得沟沟壑壑。

 

这片村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坐渡船的人,可以用大米交换船费。那个年代家家都种田,钱不容易挣,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

 

我小时候进趟城可不容易,二十多里的路,对我是个挑战,城里有高楼大厦,还有飘着各种香味的饭店,对我来说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可惜路太远了,我一年也去不了几次。

 

初中上下学的时候,常要经过石牛渡。有一年夏天,我看到船慢慢划过来,两岸青山倒映水中,清澈见底的鹅卵石平铺在水底,很想窜进水中,畅快的游上一番,门前的小溪已不能满足我遨游的愿望了。见张大伯拿着撑杆的样子,让我很是羡慕。“小姑娘,你又上学去了?”“嗯。”我一边应和着,一边盯着撑杆看,那只是一根竹竿,二米多长,区别在于它的底部包了层尖尖的铁皮,说,“张大伯,你撑船不会厌倦吗?”“怎么会呢,我都撑十几年的船了,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开小汽车去城里。”

 

面对张大伯的鼓励我使劲的点点头,尽管那时一路上根本就没看到几辆小汽车,但我还是记住了张大伯的话。

 

张大伯乐于助人。​母亲生的娇小,却要载着一车一百多斤的货物来往城里,每次坐渡船,都要把米面、稻谷等物品从车上抱到船上,过了河再重新抱回到车上。每次,张大伯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忙搬运,让母亲感激不已,难怪每次张大伯来我家里拿米,母亲总是对他热情有加。

 

高中毕业后,我来到了县城工作,随着交通工具日新月异,路也从泥泞小道变成了宽广平坦的石子路,很多人都开始骑摩托车进城了。后来石牛渡造了一座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渡口的那只木船一直静静地靠在岸边,看着行人车辆从桥上飞驰而过,仿佛在感慨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美好!

 

长大后的我,离家也越来越远。在外飘泊的时候,我看过上海外滩的轮渡,坐过海上豪华的游轮去旅行,也曾见过柳州的大船在江里鸣笛,但是不管身处何方,故乡的渡船却深深根植于我脑海里,熟悉又温馨,它是我坐过最小的船,承载着无法抺去的乡音和乡愁。

 

前几天特地开着汽车去石牛渡,河中屹立不倒的石牛,还在遥看初升的太阳,张大伯住过的石头房子,依然矗立在河边,它们都记载着渡口曾经的繁荣,见证着父辈们生活的不易,也记录了我从童年一路走向中年的艰辛岁月!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仙居县奋达工艺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