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人物
 
特别关注·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之一丨少数民族灾害文化与生态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作者: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8/9

编者按: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备受世界关注,人们不断探寻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特别是传统文化里传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和生态智慧。

 

生活在云南省的各少数民族制定有许多规范禁忌,这些源自于宗教禁忌、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传统文化习俗对少数民族自身的生息繁衍和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最直观的例子是许多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及生产生活行为,借助民族传统文化,使村寨附近的一些植被和水源等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些少数民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传统文化和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灾害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联系值得探究。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可以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灾害文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价值,并使之转化为现代的生态保护规范,为新时代的云南乃至中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独特的功能。

 

为此,民族时报特邀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以及她所带领的团队解读壮族、佤族、景颇族、怒族、独龙族这五个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深层次揭秘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灾害文化。

 

 

■什么是灾害文化?

 

“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种类多样,灾害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周琼认为,灾害文化是指抵御、应对及防范灾害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被不同区域及民族认可并遵循的思想、行为、准则及遗产等文化类型与符号。具体来说,灾害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长期与灾害斗争、共存的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包括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思想、理念、习俗、惯例、规范、禁忌及系列应对的行为、制度、措施,还包括人们对灾害的认知、记忆、神话传说、知识体系和用文字影音等形式记录的灾害现象及其经验价值等内容。

 

■灾害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灾害文化是众多文化类型中给人类思想及记忆冲击最强烈的独特种类,是一个群体(民族)见证及抵御、防范灾害的精神财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历时性。西南少数民族的灾害文化,既具有普通灾害文化的内容及特点,也具有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独特性的角度看,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历时性、包容性、适用性并存;传承性、累积性、固守性、地域性、丰富性、变通性。

 

■灾害文化具有哪些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灾害文化往往以通俗性、普及性等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包括灾难幽默、漫画、游戏、传说、挂历、诗词、舞蹈、歌曲、电影、小说、游记、纪录片、纪念活动、徽章、卡通甚至是博物馆等。因此,灾害文化的具体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同层面的指向。

 

灾害文化的内涵,可从六个层面来考察:

 

一是灾害的认知、记忆、想象、意识等思想层面的内涵,具有抽象性特点;

 

二是生产、生活方面的防灾、减灾、抗灾等行为层面的内涵,如钱粮赈济、免除赋役、以工代赈等具体救济措施,以及近现代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演练等活动,具有针对性特点;

 

三是包括传说、神话、诗歌、小说、笔记、报刊、杂志等文字(学) 、影音记录及音乐、戏剧、歌舞、绘画艺术等文学、艺术层面的内涵,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及感通性等特点;

 

四是社会、国家推行实施的制度、法律、政策、保障及组织、团体等典章法制层面的内涵,具有宏观性、准确性特点;

 

五是习惯、风俗、禁忌、心理、伦理、信仰、祭祀等精神层面的内涵,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特点;

 

六是以建筑、交通、通讯、灾害现场博物馆等实物层面遗留、存在及展现的内涵,具有实体性、客观性等特点。

 

以上六个层面仅仅是立足于整体,从宏观上所进行的概括。不同国家、民族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及其文化遗存等都自成传统,其文化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甚至迥异之处。故灾害文化具有地域及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路径是什么样的?

 

灾害文化的思想及理念,一般是通过灾害与人、社会、自然等关系来体现的,包括灾后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与平衡、社会心理的重塑、灾害创伤的修复等。良好的灾害思想及理念往往能启迪、教化公众,使人类社会正确、深入、系统地认识灾害,采取合理的防御措施,正确理解并顺应自然及其灾变,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灾害的这种知行态度,不仅能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人的尊严及道德伦理价值,也体现了人对自然及未来所具有的执着探索的勇气与精神、权利与责任。

 

灾害文化往往能直接反映公众的灾害观,以及人们在非灾害时期的忧患意识、防灾减灾抗灾意识。进行防灾减灾抗灾文化的教育、宣传等系列活动,是灾害文化构建及传承的必要手段,能使一些经常遭到某类灾害袭击地区的人们,对灾害的性质与种类、后果及影响、方式及强度、预兆及后患等有充分了解,并做好周密准备,恰当应急,防范到位。

 

任何民族的灾害文化,都是通过特别的路径及方式,进行文化内涵及讯息的传递、传承的。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其灾害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承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亲缘性传承的方式,如家庭、亲族、宗族或近邻亲属间常用的防灾减灾避灾技巧,一般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用这类方式防范、躲避的灾害,大多是范围小、程度轻、影响小的灾害,如旱灾中的取水储水、水灾中的缘木而居、疫灾中的卫生及服药防治、躲避与防范动物灾害等。当然,一些常见的大型灾害防护的文化传统及方法技能,如地震及泥石流灾害的躲避及逃跑方式等,也是此类防灾减灾避灾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二是地缘性(地域性)的防灾减灾避灾技能及 知识体系的传承,如村寨、不同空间中同一个民族间或小地域内不同民族间的本土防灾减灾避灾的知识、技能等。这个类型的防灾减灾文化针对的多是村寨选址、水源地选择、田地选择及耕作防护机制等,以及区域性影响范围较大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的防范方法及具体措施等的交流及传递;

 

三是跨国界(国际性)灾害的防治救助等灾害认知、记忆、思想、理念等文化的交流及传承,兼具族缘、血缘、地缘的综合特点。西南少数民族多跨境而居,但灾害不会区分民族及国界,很多跨界聚居的民族,因地质结构及气候背景、生态环境及生活习惯的相似,常常遭遇同一次地质、气象、疾 病等灾害的袭击,其防灾减灾的措施、文化习俗及技能,一般也是共同分享及传承的。这种分享及传承最初是民间进行的,20世纪后逐渐实现了从民间到官方的转变,官方、民间的传承路径在同一个时空中共存,官方的资金、人员、政策等都得到少数民族的接受及认可。如在中缅、中老、中越等边境跨境而居的泰、傣民族的防灾减灾经验及文化传统,就是因为族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而实现了交融、共享,这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国际性特点的表现之一。

 

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传承路经及特点,不仅凸显了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也对当代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建设、对“一带一路”及其国际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资鉴作用。目前,国际社会面对频发的跨国巨型灾害,亟须共同建立协调、联动、高效的国际减灾合作模式与机制,从不同渠道、途径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以提升各国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区域间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其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跨境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及水平,制定国际化的、科学且系统的防灾减灾机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构筑起面对中国—南亚东南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体系,也是亟须进行的工作,这也是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面临的当代转型。

 

 

■灾害文化存在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疟疾基金项目的支持及研究下,中国云南的疟疾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备受称道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中国疾控中心在输入性病例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采取国际、跨国联合防控的措施,越过国境线防疫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如德宏盈江县的疟疾防治,在缅方支持下,从中缅边境的防治往缅甸境内推进,在中缅间人员交往流动极为密集频繁的情况下实现了疟疾的可防可控,境内疟疾患者人数直线下降,防治效果显著。这是官方大力主导推行疾病防控、当地少数民族积极支持配合取得的防病治病的成绩,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现当代防灾减灾行动中,官方、个人及家庭努力协调配合,使国际性的跨国防灾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因此,应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灾害文化,发掘并利用好西南少数民族在自然灾害防控和防灾减灾领域的经验技能,利用现当代的防灾减灾理论和技术优势,建构起现当代少数民族新型灾害文化体系,不仅能够为国家的综合防灾减灾建设提供重要借鉴以有效提高国家灾害治理水平和预防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保护、传承和开发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整理

终审:杨燕明

责编:庞玉珍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