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壮美文山
 
从红色资源到绿色发展——西畴以精神为纽带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作者:李会泽 陈雪 潘姝羽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9/29

1.jpg

 

从红色资源到绿色发展——西畴以精神为纽带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陈雪 潘姝羽

 

西畴县地处滇东南边陲,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曾是一个集“革命、民族、边疆、贫困、石漠化、原战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等6个民族。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闭塞的交通状况使西畴人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改变贫瘠落后的面貌,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同心同力同奋斗,共勉共进共担当,汇聚成磅礴力量,终于在2019年实现了由苦求温饱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跨越。“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也凭借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了文山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劲引擎,创造出地方发展宝贵的红色资源,促成了西畴深度石漠化地区绿色资源的再生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于2021年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西畴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的共生合力,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典型案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西畴精神”是西畴县各族人民在长期脱贫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地方精神文明硕果,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的具体实践。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对西畴县东昇合作社作出了“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的重要批示,激励着一代代西畴人民矢志不渝、勇往直前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西畴县的首位壮族女县长侬惠莲,成为了早期“西畴精神”萌芽的主要践行者。

 

侬惠莲本着“为乡亲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初心,为了改变西畴人挑马驮的落后状况,提出了修建公路的想法。随后,制定了具体方案,于1955年开始兴建公路,没用多长时间,这些工程便陆续竣工。伴着漫天尘土轰隆隆开进山里的汽车,西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西畴精神”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90年代初,弘扬和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代,自始至终贯穿了西畴县脱贫致富的过程。它指引着汉、壮、苗、瑶、彝、蒙古等各族人民团结同心,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合各民族之力、汇聚各民族智慧战“石癌”、斗“贫魔”,相互帮扶、和衷共济,使各族人民成为了像石榴籽一样密不可分、融荣与共的共同体,形成了共居共事共乐共发展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也与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激发出各族群众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创造精神。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西畴人民用苦干、实干的行动赓续西畴精神命脉,并在地方发展中形成了改造自然、重建自然的共识,将一个深度石漠化地区转变为拥有丰沛生态绿色资源之县,闯出了一条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成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具体实践案例中。

 

民族地区发展的红色资源

 

“西畴精神”从西畴人民的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被创造、提炼出来,将西畴各族人民牢牢地凝聚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带动。作为西畴特有的红色资源,“西畴精神”不断激发着西畴人民物质与精神方面共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汇聚成了西畴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自觉和动力源泉,成为西畴人刻进骨血里的红色基因。经过传承和创新,“西畴精神”日渐成为一个深植于西畴人民心中的执着信念,一张象征西畴县的品牌名片,一种能够助推地方发展建设的红色资源。

 

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西畴红色资源体现出独特且重要的价值,发挥的助力作用不可忽视:西畴人民在思想上改变,行动上落实,自发、自主、自觉投身于脱贫之战;政府与民众共同发力,上下联动,致力脱贫。西畴大地之上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先进典型和模范示例不断涌现——带领村民修通“最后一公里”的老村长李华明,创造生命奇迹的“拼命三娘”谢成芬,甘把青春献给基层的青年干部陈正丽,养殖致富的带头人高兴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54岁入党的脱贫“领头人”刘超仁也是一位模范人物,他退休回到江龙村后,号召村民集资铺路、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建沼气池、安装太阳能,村里没有产业,就带领群众代表去学习种植经验,引进适应当地水土条件和气候的柑橘种植,如今,村民屋前屋后都种满了“摇钱树”。在刘超仁的带领下,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主动性也越来越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村和富裕村。

 

在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西畴县于2019年底全面实现脱贫,来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推动民族地区绿色资源再生

 

红色资源作为精神动力,以实干苦干的信念挺起了西畴人民的精神脊梁,也将西畴从深受石漠化困扰的“荒蛮之地”建设为喀斯特绿洲,在修复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全县人民众志成城,以强大的凝聚力完成了生态资源的重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西畴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99.9%是山区,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5.4%,人均耕地不足0.4亩,顽石累累,缺粮少水,西畴人民长期饱受贫困煎熬;如何向荒山要地,如何向石旮旯要粮成为解决西畴贫困问题的突破口。

 

经过不断创新和总结,西畴县建造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粮食产量增加到以前的4倍;提出“六子登科”的生态治理模式,对“山、水、林、田、路、村”实施综合治理,山顶“戴帽子”(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山腰“系带子”(发展林果经济,25℃以上退耕还林),山脚“搭台子”(建“三保”台地),平地“铺毯子”(发展绿色农业,实施规模生产),入户“建池子”(建小水窖、沼气池),村庄“移位子”(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应对石漠化带来的危害,多角度对石漠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成为可供全世界治理石漠化借鉴的先进治理观。

 

通过这些传承或创新的生态治理模式,一片片石漠化荒坡披上了绿衣,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累计实施人工造林3.4万亩,封山育林7.1万亩、退耕还林8.1万亩,共治理石漠化140.2平方公里,共建成沼气池4.36万口,建成省级生态乡(镇)9个、州级生态文明村51个,森林覆盖率保持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迄今已经超过54.8%;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生态空间比重逐年扩大;高品质中药材、水果等经济林的种植,也逐步开启绿色发展转换通道,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得到增强,丰厚的绿色资源已经成为西畴县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社会的殷实家底。

 

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融合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红色资源的传承、绿色资源的挖掘以及二者的融合发展,浇筑了西畴县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在内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筑,成为西畴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强大推力。“西畴精神”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西畴县总体发展规划,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胞”中。

 

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全县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将“五个认同”融入“西畴精神”的内涵,使“西畴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基地,确保不同民族的普通群众都学得来、走得远、能致富;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让绿色成为“美丽西畴”的主色调;全面落实了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工作措施,建立了共生共存共发展的民族关系,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健全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西畴县总结提炼出“六子登科”“五法治水”“四轮驱动”“5分钱工程”“幸福超市”“十有十强”等创新模式。西畴人民实现了小康,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城镇宜居宜业,乡村产业逐步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目标基本实现。这在西畴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畴精神”启示: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上世纪50年代,以马曜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在云南德宏等边疆民族地区的调查,提出了“直接过渡”方案,直过理论成为了我国民族工作中一个重要创新。西畴县也正在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直过:从石窝窝里生长出的“西畴精神”,融入到西畴人民的血脉中,这种共通的红色血脉和家国精神,指引人们探索出一条绿色资源再生、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人心的发展道路,使西畴的发展直接跨越了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阶段,是一种“新直过”形式。

 

在过去几十年中,西畴各族人民在血和汗的奋斗中锻造出“西畴精神”,共筑了西畴人民的精神家园。经过代代相传,西畴精神历久弥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西畴各个民族,体现于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执着前行。西畴县创造的所有奇迹、取得的所有成就,无不源于“西畴精神”的引领;西畴县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源于“西畴精神”的推动。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纽带,是建构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是保证发展路径正确的痛点所在,是实现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达到1+1>2效果的基本前提。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地区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开展民族工作,建设民族地区,必须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思想正确,才能保障发展走得远,走得稳;只有精神力量足够强大,才能推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