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以兵为荣
 
“以兵为荣”征文丨张军:新闻伴我从军行
作者:张军 来源:云南征兵 发布时间:2021/10/9

记忆从一篇寒假征文获奖开始,我爱上了写作。在我读军校的时候,《解放军报》刊发了我写的一篇散文《耕耘》。

 

 

01 从连队到师机关,我的“三级跳”

 

毕业当排长后,我的连长是一位提干的云南少数民族干部,他军事素质很好,工作非常尽业,因担负了团里多个示范课目演示任务,2次晕倒在训练场。妻子和岳母知道后,一再要求他到医院检查,但连长因放不下工作而一推再推,岳母敲响了政委办公室的门,团领导听说后,硬把连长从训练场赶到了医院。我敏锐的意识到:这件事虽小,却反映了领导以人为本、尊重官兵的时代大变化。兴奋之余,当即趴在储藏间里,采写了稿件《岳母心痛女婿来告状,领导关爱部属下通牒》,发到战旗报社,没两天就在《战旗报》上发表了出来。

 

一个星期后,我调到机关开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从此踏上了新闻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20多年。如今,新闻成了我挚爱的事业、执着的追求。

 

刚进机关那会儿,白天干“杂活”、课间去采访、晚上忙写稿,每周五晚主持团队新闻。“什么事儿都愿做,什么时候都不埋怨。”是我的工作观,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我的视野,加速了我对部队的了解。部队每有重大演训任务和活动,办《简报》就成了我的“专利”,《战地快报》《团队之声》《战士箴言》等,都给我平台,任我施展。

 

3年后,我被调到了师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

 

每当有稿件刊发,总会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夸赞,我只能报之以诚惶诚恐的微笑,因为每篇稿件诞生的过程只有自己知道——不是因为“文笔好”,更不是因为“真能写”,而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午夜,经过无数次推倒重写、字斟句酌、加工润色、反复修改得来的“苦作”。

 

 

02 高原驻训,脚底板下出新闻

 

人们常说“跑新闻”,这话可算是说到新闻工作的点子上了。好新闻的确都是跑出来的、问出来的、琢磨出来的。要写出好新闻,必须做到耳到、嘴到、腿到,“脚底板下出新闻”。“06红盾演习”,是全师整建制拉动至高海拔点驻训,师机关驻在最高点——3040高地。我采写的《亮剑大凉山》《物流链,垂直连战场》等数十篇新闻稿件在《解放军报》《战旗报》刊发。

 

只要部队有任务或活动,我迷彩服一穿,相机一背,就和大伙儿一起越高山、趟河流、穿林海、爬峭壁……《纵横千里铸铁拳》《科学导航催生战斗力》《演练规则服从战争法则》等一次次的演习报道;《洪水中,又见亲人解放军》《死亡通道大营救》等一个个重大活动的报道;“全国自强模范”杜茂江、“钢铁战士”严情勇、“铁甲神医”邱立军等一个个典型的宣传;都留下了我厚实的足迹……

 

 

03 汶川地震,奋战灾区113天

 

在“5.12”汶川地震的当天,我第一时间随部队出发。从5月13日至17日,天天吃饼干,很少睡觉,但从未感到自己有多累。感受着余震、经历着险情,真正明白灾区就是战场。只有冲锋,没有退缩。此刻,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战场上就要奋勇向前。

 

在灾区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条线索: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原成都军区某炮兵团二级士官董亮正在都江堰向峨乡家中休假,他连续奋战4昼夜,从都江堰向峨乡废墟中救出5名幸存者,挖出遇难者遗体10余具。而当时仅有一墙之隔、正在县医院上班的妹妹被埋在废墟中,却因救援不及时而遇难。在得知部队赴绵竹救灾的消息后,董亮强忍悲痛又告别父母赶回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行动,对此事却只字未提。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连夜赶赴他家乡采访调查,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又步行10多公里,走访10余人,直到深夜12点才完成采访任务。我连夜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大爱无言》,发到报社后一路绿灯,很快《战旗报》四版头条刊发。经多家媒体转载后,“舍亲救学生的英雄战士”董亮的英雄事迹不胫而走。集团军党委给董亮荣记一等功,并提干。这篇稿件被评为四川省好新闻三等奖。

 

在灾区的113天里,我在军地报刊上发表各类稿件90多篇。其中,消息《为生者筑起回家的路基》《救人!救人!再救人!》,通讯《托起北川明天的太阳》《“决死队”入川战灾图》,特写《“孤岛”送粮记》《宝成线安然无恙》《“让活着的历史完好无损”》,图片《解放军叔叔陪你们一起过“六一”》《百余个铁肩膀托起四吨救命粮》等数十篇接地气的救灾新闻,在部队上下引起共鸣和热议。

 

 

04 回望来路,矢志不渝向前进

 

回望来路,邂逅新闻,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追逐新闻,我的事业变得别样精彩。因为新闻事业,我的生命常燃激情。我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给了新闻宣传工作,组织的关爱与包容让我从容地生长发芽。在这条来路上,我始终心怀感恩,稳步前进。作品先后多次获奖,个人也荣立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我始终心怀感念,因为新闻之路不仅锻造了我的实践能力,而且丰厚了我的阅历。走过的每一天,写过的每一稿,于我都是特殊的。如同生长的红高粱,一节一节,虽然有长有短,但它让我认清自己内在的尺度,感受奋斗的充实,理解感恩的意义。

 

来源:云南征兵

作者:张军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