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和美玉溪
 
举一纲而万目张——玉溪市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确保新时代民族工作向主线聚焦
作者:本版稿件由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王云飞/整理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1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9月18日,玉溪市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召开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传达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总结玉溪市创建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会上审议通过了《玉溪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案》,表彰先进,交流经验,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近年来,玉溪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抓党的领导,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强核心;抓政治引领,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正确导向;抓发展要务,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惠民功能;抓文化培育,强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抓良法善治,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法治保障”的“五抓五强”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议要求玉溪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和“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部署和政治嘱托。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当下,玉溪市正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的起点,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进……

 

红塔区:山高人为峰  奋进“闯”为先

 

作为玉溪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塔区是玉溪的“首善之区”,承担着争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首善之责”。

民族团结,奠定了红塔区最牢固的发展基石;共同进步,成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实践。

近年来,红塔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红塔之路:

“一条主线”,确保创建工作有方向。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两个坚持”,确保创建工作有突破。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机制常态化,坚持城市民族工作创建常态化。

突出“三个强化”,确保创建工作有保障。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工作;强化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优化队伍建设。

实施“四大实践行动”,确保创建工作有“灵魂”。实施“为国而歌”行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平安法治”行动,提高民族工作现代化治理水平;实施“共建家园”行动,推进构建嵌入式和谐社区;实施“向梦而行”行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发展。

组建“五个联盟”,确保创建工作有“舞台”。以做好就业服务为目标,组建就业创建联盟;以发展教育事业为方向,组建教育创建联盟;以开展文化活动为切入点,组建文化创建联盟;以挖掘人文资源为突破,组建旅游创建联盟;以基层事务管理为着力点,组建基层治理创建联盟。

实现群众生产生活“六大改善”,创建工作有实效。一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基本社会服务更为均等化。三是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四是民族文化传习进一步巩固。五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六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截至2020年底,红塔区整合投入资金,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44个,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及教育基地326个。

展望未来,红塔区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工作大局,在玉溪市建设“一极两区”中砥砺奋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红塔区大地上绚烂绽放。

 

江川区:“星云儿女”心向党  同心共筑中国梦

 

江川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形成了“红心向党、初心为民、诚心报国、同心筑梦”的创建主题和“中华一体、江汇百川、各美其美、同根共荣”的共识,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和美乐章。

在具体工作中,江川区一是坚持在打牢政治基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党委全面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高位推动格局。二是坚持在打牢思想基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六学”(区委带头学、干部主动学、集中研讨学、以考促进学、引领群众学、孩子从小学)方式,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三是坚持在夯实物质基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按照“三区一城”发展定位,形成“一园多片”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在构筑“四个载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构筑“党建+创建”载体、“交往交流交融”载体、“守护绿水青山行动”载体、“联创共建”载体,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五是坚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强基铸魂工程抓紧抓牢,构建“多形式、重养成、建机制、筑阵地”的四位一体学习宣传教育格局。六是坚持在弘扬中华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在这里传承弘扬,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七是坚持在守护好绿水青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饮一江水,我守珠江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八是坚持在增进民生福祉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民生为本,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用于民生保障,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九是坚持在示范引领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是坚持在强化法治保障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海县:“六大举措”  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通海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八进”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力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通海县通过以下措施,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一、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

二、铸魂固本,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一是抓好机关干部的教育。二是抓好中小学生的教育。三是抓好群众教育。全方位增进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示范引领,不断强化全域创建工作格局。按照《通海县贯彻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明确的八项重点任务和30项主要工作,紧紧围 绕《通海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八进”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家庭等“八进”活动,狠抓示范创建的工作落实。

四、发展惠民,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五年,各级各部门在通海少数民族地区建设286个项目,持续抓基础、补短板,加大创建工作的资金整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夯实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

五、以文化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法治保障,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通过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扎实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持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澄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示范创建磅礴力量

 

澄江市地处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域,境内有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世居民族21.2万人。

澄江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具体做法为:一、实施“夯实四项基础工程”。即:打牢思想基础;打牢政治基础;打牢组织基础;打牢群众基础。

二、实施“四大创建行动”。即:共创“两山”样本,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共守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建“三个国际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把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建设“三个国际城市”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共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共建法治环境,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保障。

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澄江市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突出创建主题、把握创建方向、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载体,争创“两山”理论实践基地,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共谱民族团结美妙音符、齐奏民族团结和谐乐章,奋力开创澄江大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华宁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美丽新华宁

 

华宁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继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全力维护全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积极推进全市实现“一极两区”目标,加快华宁县“一都两区三基地”建设。

截至2020年底,华宁县成功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84个, 2021年正在组织创建40个以上的单位和家庭;开展县级命名示范单位(家庭)51个,推进市级命名单位(家庭)35个,推进省级命名单位15 个;推进省级命名民族团结模范个人1个,推进国家级命名特色村寨1个(华溪上拖卓村民小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特色村寨)。

具体工作中,华宁县一是围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共建美丽幸福华宁”的创建主题开展工作。二是以“八进”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制定出台了《华宁县贯彻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华宁县贯彻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八进”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县开展示范创建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抓创建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下一步,华宁县将继续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带动全局工作开展,把创建工作与促发展、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基础稳固、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村庄、一个地区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路上掉队;凝聚最广泛力量,共同建设美丽新华宁。

 

易门县: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筑梦新时代

 

易门县按照“1146 创建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将民族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凝聚全民创建的强大思想共识。

二、紧紧围绕“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各族干部担当落实的行动自觉。形成上下共抓、全员参与、合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生动局面。

三、全面落实“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嘱托, 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感纽带。

四、紧紧抓住“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这个关键点,实施发展共享工程,奋力开启易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打牢了易门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期盼催生了新的发展动力。易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一区两城”发展定位,抓项目、促投资、兴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有色金属、绿色建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3个百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建筑及房地产、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5个十亿级产业。

五、强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使命担当,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工程,使滇中水城文化和民族文化焕发光芒。易门县始终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为支撑民族团结最基础、最持久的力量,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坚决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 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易门县始终紧扣各族群众“脱贫、团结、致富”这一主线,坚持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双推进,以创建工作助推各族群众致富。

七、始终牢记“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要求,实施示范引领工程,着力推进“八进”活动延伸拓展。

下一步工作中,易门县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奋力开启全县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心筑梦”的新征程。

 

峨山彝族自治县: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峨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居住着彝族、汉族、哈尼族、回族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彝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数的62.8%和50.9%。

近年来,峨山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促使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信自觉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全面小康同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一是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推进生态彝乡建设。二是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激发各民族内生动力。三是以产业发展为龙头,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四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五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创建成果共荣共享。

二、各民族血脉共融,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一是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二是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三、精神家园同建,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一是夯实阵地,增强红色文化感召力。二是深挖内涵,拓展民族文化繁荣持久力。三是拓宽渠道,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影响力。

四、社会和谐同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基础。一是把民族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全县普法教育范畴,积极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峨山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开展网格化管理,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诉求中心,基本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

五、组织机制同促,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制度基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创建工作。二是强化分类指导,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走实走深。三是强化督查考核,高要求保障创建工作长效常态。

六、方法手段创新,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峨山效应”。通过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立体化工作模式。打造特色化创建品牌,拓展多元化载体平台。

2019年,中共峨山县委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峨山县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开启了在更高起点上创新发展峨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征程,峨山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峨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彝乡大地处处绽放,让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在峨山高高飘扬。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凝聚共识  团结奋进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2019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截至目前,新平获得示范单位(家庭)命名的有国家级2个(新平县和戛洒镇),省级27个,市级37个,县级80个。

一、全面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2021年1—2月,新平县就组织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心连心”等系列活动60余场次。进一步坚定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二、振兴发展民族经济,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民族传统文化等特色产业,提升民族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三、提质扩面,总结经验树典型,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召开新平县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携手奋进,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助推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一是挖掘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二是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六、保障民族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创建环境。

展望未来,新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新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殷切嘱托,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使新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大放异彩,奋力开创新平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守望相助  幸福元江

 

元江县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多个民族,常住人口19.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01%;是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山区、老区、民族、美丽”是元江的基本县情。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元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守望相助、热情元江”为创建主题,着力实施“党建引领、普惠共享、凝心聚力、交融互建、社会治理、示范引领、同创共促”七大工程,不断推进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统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研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九进”活动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切实加强示范创建工作组织领导。

二、实施“普惠共享”工程,以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大力发展绿色、通道、热区经济,突出抓实特色生物资源、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大健康五大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以同心构筑民族团结。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坚持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四、实施“交融互建”工程,以文化传承助力民族团结。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持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魂,推动全县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以辉煌成就彰显团结奋进,以共同奋斗目标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五、实施“社会治理”工程,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制定出台相应制度,完善维护接边地区和谐稳定工作协作机制,加强与接边地区的沟通合作,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六、实施“示范引领”工程,以“典型带动”推进民族团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等“九进”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全域创建。

七、实施“同创共促”工程,以督察推动民族团结。元江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采取任务清单定期交办,紧扣目标、倒逼进度,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跑出创建工作“加速度”。

滚滚红河水记述着民族团结的历史,边疆热土憧憬着同心追梦的未来。元江县将在新的起点上,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打造新时代元江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

 

本版稿件由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王云飞/整理

终审:龙兴刚

责编:庞玉珍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