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聚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专家学者解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5)
作者:高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1/8

独家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报道5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家学者解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 专家学者名单

1.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晓斌

2.云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李若青

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古文凤

4.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杨福泉

5.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副教授,云南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朱军

6.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章忠云

 

核心提要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永恒主题。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新征程,云南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在云南的发展中,还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实现边疆繁荣、推动社会稳定的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

◆我们要站在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角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云南,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准确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时代特征,把工作目标从“在民族团结进步上作示范”提升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就云南省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和达到新水平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在云南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之上,26个民族和谐共生,互助友爱,爱国爱党,亲如一家,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谱写了一段段民族团结的佳话,成为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一座富矿。

◆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云南省深厚的“民族”土壤,是对省内各民族间差异共生、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格局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效能的现实需要。

◆依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加快推进法治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族”和“边疆”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云南,如何开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征程?

 

云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李若青:

 

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需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就需要握紧发展这把“总钥匙”,切实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步伐。聚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发展惠及大多数、发展让大多数参与,把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争取从“民族团结进步上作示范”升华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示范”。即高度重视、加强党的领导是开展创建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障;广泛动员、主动作为是开展创建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是开展创建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前提;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是开展创建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所在;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是开展创建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有效举措。通过真抓实干、利民惠民的创建工作,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让“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云南故事成为家喻户晓的共同声音和一致行动。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永恒主题。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新征程,云南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在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上走在前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这就需要大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新时代意义、新征程任务有新的认识,建立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强云南示范创建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推动巩固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成果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二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大力繁荣民族优秀文化,积极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效能。这就要求大家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不断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坚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积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充分认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就要深刻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在云南边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要着力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通达、通畅和均等化水平。要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要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成为展示国门形象的窗口、守土固边的堡垒。

三是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结合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培育绿色支柱产业,制定出台支持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COP15的东风,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基因宝库”的影响力,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就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维护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祖国统一的大局。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我国政治安全。在云南的发展中,还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实现边疆繁荣、推动社会稳定的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特别是要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好各民族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直面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更加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五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其次是要大力培养具备“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又能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干部,落实好“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要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章忠云:

 

我们要站在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角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在云南,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准确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时代特征,把工作目标从“在民族团结进步上作示范”提升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示范”。

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作出示范: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上作示范、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上作示范、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作示范、在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上作示范、在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上作示范、在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以这几个示范作为目标,从促进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等维度发力,推动云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强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形成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副教授,云南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朱军: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就云南省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和达到新水平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2021年2月云南省印发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8月底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云南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科学谋划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紧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五个要”的具体要求,开启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征程。

第一,大力挖掘和弘扬“五个认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云南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之上,26个民族和谐共生,互助友爱,爱国爱党,亲如一家,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谱写了一段段民族团结的佳话,成为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一座富矿。在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精神丰碑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典型。例如,“7个民族一个庄”大理郑家庄“大家庭模式”,山坝民族间跨越血缘和族缘的“牛马亲家”和“宾弄赛嗨”。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息的河流“三江并流”中华文化的汪洋大海。

第二,坚定“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深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南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挪穷窝”“斩穷根”,“整村、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整体性扶贫,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成就。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成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云南省立足于“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区位特点,深化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省情认知,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建设目标,为实现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第三,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全域创建格局,深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云南省始终秉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以2035年“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远景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将工作目标从“民族团结进步上作出示范”升华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出示范”。这种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云南省深厚的“民族”土壤,是对省内各民族间差异共生、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格局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效能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宣传在行政区域、公共空间和互联网空间的全覆盖,是“十进”工作对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全涉及,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与物质基础系统建设的全面性。

第四,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加快推进法治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和深入贯彻为契机,各地方应积极制定(或修订)适合本地情况的单行条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核心要义。从“夯基础”“强产业”“美家园”“惠民生”“兴文化”“促开放”“固团结”“育人才”“善治理”“抓保障”全方位整体性推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

第五,大力弘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守土固边精神,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云南省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族”和“边疆”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沿线分布16个跨境民族。跨国人员商贸往来频繁,各种意识形态、宗教活动和境外势力不时活跃,对强边固防提出了很大挑战,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的非常时期,西南边境防疫的压力空前增大。只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谱写“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文化润疆与富民兴边相结合,才能筑就成各民族抗击外部各种风险隐患的钢铁长城。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终审:胡娇

编辑:庞玉珍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