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族体育
 
穿越“障碍” 一路向前——记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之高脚竞速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2

独家策划 “聚焦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系列报道六

穿越“障碍” 一路向前——记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之高脚竞速

 

他,是云南省高脚竞速的领头羊,把双拐这个民族民间项目推向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走向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他,将高脚竞速融入科研、引进教学,教的学生遍布全省各地,推动高脚竞速又从竞技体育走向群众体育;

 

他,本是高校教授,却又身兼教练,连续多次带领学院的高脚竞速队员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他,就是红河学院体育学院高脚竞速彝族教练陈辉。2021年10月,云南省第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中高脚竞速基地落地红河学院。近期,记者听他讲述了云南省高脚竞速发展的脉络。

 

binary_middle.jpg

 

民族民间运动登上全国舞台

 

“双拐”也叫高脚马,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土家族群众中作为交通工具使用,可方便群众过一些沟河。1986年,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今湖南省体育局)将高脚马整理成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作为表演项目参加了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在云南,哈尼族和彝族群众多生活在山区。当地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过一些河沟、荆棘或者草丛时,想到了用两个棍子做成拐杖穿越障碍的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我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长大,小时候和身边的哈尼族朋友都玩过‘双拐’这种代步工具兼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这也成了我的童年记忆。”陈辉笑着说。

 

“双拐”在云南真正成为比赛项目要从2001年说起。那一年,为了筹备在红河州蒙自举办的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关领导找到在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红河学院前身)任教的陈辉,请他根据本土的民族特点,设置一个本土项目纳入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陈辉当时就想到“双拐”。

 

经过多方思量,陈辉代表学院将“双拐”规则设定、比赛项目的设置、规程方案制定等材料上报上级有关部门。2002年年初,此事得到上级同意,陈辉开始带着一批学生展开训练。同年4月,省内16个地州包括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派人统一到红河学院学习“双拐”项目。当年9月,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双拐”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那年‘双拐’设置了12个小项,学院代表红河州参加比赛拿了7个项目的金牌。”回想当年,陈辉满脸的骄傲。

 

2003年,在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经湖南省体委推荐,“双拐”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并根据其特点定名为“高脚竞速”,竞赛方式和湖南推出的土家族高脚马竞赛规程、竞赛办法、项目设置基本雷同。至此,云南“双拐”与全国接轨,统一为“高脚竞速”。

 

这一年,陈辉带着队员代表云南省参加了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因为对其他省份发展情况不了解,在器材和技术训练方面与全国优秀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和积极对器材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的反复尝试,形成了从选材、训练到比赛等一系列较为科学的方法,逐渐缩短了与全国优秀省份的差距,在2015和2019年两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比赛中云南代表队获得了5块银牌和8块铜牌,云南高脚竞速也进入了全国前四的水平。

 

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一路向前

 

陈辉告诉记者,高脚竞速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项目设置来说,2006年在昭通举办的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设有障碍赛、接力赛和竞速赛。2010年在普洱举办的第九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考虑到安全,障碍赛被取消,但增设了竞速800米项目。这种设置延续到2018年在香格里拉举办的云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项目要发展就要做品牌。品牌就不仅有比赛成绩,还要有科研含量,有教学的推广和普及。为此,2006年,陈辉带领学生做“双拐”教学视频,制作校本教材讲义,并将其纳入红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这种模式推广了“双拐”人才选拔,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从2007年至今,该校已培养学生3000余人。

 

“从2003年开始,连续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是我们学院代表云南省参赛的,高脚竞速是我们的骄傲。”陈辉感慨道。

 

“目前,高脚竞速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困难的,期待能借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这个平台,促进红河高脚竞速现存问题的解决。”陈辉认为:首先,应当按照田径项目来设置比赛项,增加竞赛的小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高脚竞速只有7个项目,高脚竞速是田径径赛运动的器械跑,应当归类到田径项目之一,增加比赛项目,调动每个参赛队的积极性,提升总体竞技水平。

 

其次,应当增加赛制,推广普及项目。比如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夺金大户的湖北,高脚竞速是小学的校本教材,教学基础厚实,竞赛机制完善,有小学组和中学组。有校级比赛、县级比赛、州级比赛,这种竞赛体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以赛促练。现在我省的高脚竞速基地设立在高校,如何延伸到中小学校,设置到特色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云南省应当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体制,以赛促练。”陈辉说。

 

再次,运动员激励政策也欠缺。因为没有“特招生”,学院参加高脚竞速的在训学生都是零基础。同时,运动员激励政策缺乏,使得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无法留下来。这些年来,全省的高脚竞速发展中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出台了一些倾斜政策,高脚竞速就发展得很快。

 

最后,训练场地资源不够,正常训练开展受限。现在学校只有一块塑胶场地,要承接教学、训练和比赛,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的要求。

 

民族体育项目助力民族团结

 

“近20年了,我们从训练的方法、器材的开发到怎么做好做强都有了一套科学的体系。”陈辉说,如今云南16个州市都有了高脚竞速项目。他培养的学生,已经在普洱、文山开展推广这个项目了,有些甚至延伸至中学的课堂里,高脚竞速的种子已经在全省遍地开花了。

 

执教高脚竞速这些年来,陈辉最大的感触是,高脚竞速从民族民间运动变为竞赛项目,在训练中,各民族的队员在一起学习、锻炼、比赛、切磋,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是竞赛,更是各民族团结的大舞台、各民族文化展示的大舞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过这种形式,展示了各民族地区的风采。作为云南省高脚竞速项目的领头羊,怎么整合资源,怎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项目做大做强,带领着云南16个州市共同提高竞技水平,并在未来全国的比赛中获得金牌,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云南是一个民族大省,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性要怎么体现?红河是全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学院怎么才能把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示范亮点展现出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红河学院,也从最早的‘双拐’发展,逐渐开展板鞋竞速、独竹漂项目,还有吹枪、蹴球、秋千、舞龙舞狮、民族健身操也逐渐进入校园。今后,学院还打算把陀螺、射弩等项目都纳入进来,把项目推广起来,把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成民族团结的品牌。如今,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和独竹漂这三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在我们学院的确立,也正好契合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中‘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民族性。”红河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万宇说,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竞技基地、文化传承以及文化育人基地,今后,学院将把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独竹漂三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基地的平台进一步挖掘整理并推向中小学,让这些少数民族项目传承下去,让这些竞技体育项目走向群众体育,通过体育这个桥梁增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为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体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