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融荣富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富民实践系列报道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
作者: 来源:融荣富民 发布时间:2022/4/22

富民县28个民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心筑梦·融荣富民”为主题,围绕富民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目标,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于平凡处着力,推进富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实施“十融入十共荣”工程,开展“十进”活动,落实“十抓”举措,创新“十项”活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心筑梦·融荣富民”为主题,以全县15.29万各族群众为中心,于平凡处着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富民样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富民实践,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富民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邓洪 图)

 

28个民族携手同心 共同繁荣发展

 

富民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距离昆明主城19公里,素有“滇北锁钥”之称,自元朝建县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富民县是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一个。15.29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有2.59万,占总人口的16.9%,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

 

富民县很平凡,在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具有普遍代表性,与全国很多县区情况类似。富民以农业为基础,工商业正在兴起,人员流动加大,社会转型加剧,不属于民族自治县,创建工作在全国具有普遍代表性和典型性。富民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群山环绕、河山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中国杨梅之乡”,被誉为“昆明最美后花园”,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以上,是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时,都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切嘱托。

 

 

△富民新貌 (供图)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富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心筑梦·融荣富民”为主题,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在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凡小事实事上着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创建工作,实施“十融入十共荣”工程,开展“十进”活动,落实“十抓”举措,创新“十项”活动,形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进步、宗教和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携手同心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富民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关乎根本和全局的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富民县高位推进抓实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领导负责制,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富民县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富民县“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富民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规划》等文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具体工作中,富民县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民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10个,组织师生深入各系统、各行业、各村组开展课题研究,在县委党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措施,编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探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长辈给孩子们讲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宇民 图)

 

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中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先锋”活动,建立并实行了完善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制度,在全县形成了村村争先锋、处处抓创建的格局,激发了干部的动力,夯实了创建的基础。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级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工作,整合各部门资金8000余万元,投入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改善了各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了领导工作机制、责任目标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工作协调机制、民族工作机制、协会机制、与党建融合机制。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提高了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制定及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促进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制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民族政策法规动态评估和调整制度、防范化解民族风险隐患机制,提高了对各族同胞的服务管理及社会治理水平。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凝聚磅礴发展力量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富民县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关键,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富民县是全国率先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的县,以“十抓”举措为重要抓手,分六个阶段开展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搭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十个宣传平台,开展百场教育培训,发动千人宣讲,组织万人活动,结合富民县辖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进”示范点及优秀人物事迹、民族团结标识物等开展百日宣传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的心中。

 

 

△各民族和谐相处 (杜敏银 图)

 

 

通过强化干部学习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铸牢全县党员干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在全县76所学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到青少年心中。采取“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方式对全县各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宣传,通过制作宣传标识、宣传资料、纸杯、笔筒、围裙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心中。

 

通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建设民族团结广场、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公园,开展“传承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续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富民新篇”志愿者留言榜万人签名活动,弘扬红军长征过富民革命精神,引导教育各族群众爱党爱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团结奋斗 推动各民族走向现代化

 

富民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宗旨,创造性开展“十融入十共荣”工作,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民族团结进机关、进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进医院、进景区、进基层政法单位“十进”为抓手,在富民县打造了3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和示范单位,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富民县“十融入十共荣”工程,具体是融入主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共荣;融入民生服务,促进社会共荣;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思想共荣;融入文化传承,促进精神共荣;融入联盟共建活动,促进区域共荣;融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机制共荣;融入城镇民族工作,促进城乡共荣;融入依法治理工作,促进法治共荣;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共荣;融入典型示范引领工作,促进行业共荣。

 

通过“十融入十共荣”及“十进”工作,富民县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了于平凡处着力,促进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活动丰富多彩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富民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百日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富民县举办了“同心筑梦·融荣富民”富民县各族同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开民族团结之花、结乡村振兴之果”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富民民族团结专场演出等活动,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和文化下乡活动,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丰富各族群众精神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风情浓 (刘光华 图)

 

通过“我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符号”评选活动,从5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民族团结进步“孔雀瓶”斑铜作品一件,深化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宣讲、读书学习活动,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及征文比赛、广场舞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构建“网上一家亲”的宣传格局,进一步普及了民族团结知识。

 

具体工作中,富民县以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党爱国歌曲,塑造了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文化品牌。通过开展百村万人唱国歌升国旗增进“五个认同”活动,全面推进国旗国歌进75个村(社区)、76所学校和23个宗教活动场所,加大《国旗法》宣传普及力度,规范升挂国旗仪式,激发了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五个认同”理念。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服务各族群众

 

富民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搭建了一个服务窗口平台、一个管理网格平台、一个基层法治平台、一个基层德治平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通过搭建一个服务窗口平台,提升行政效能,提高了服务各族群众的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通过推广“一站式”服务,富民县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获评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称号。通过与五华区在昆明市率先开展政务服务跨县域结对共建,优化帮办代办,自2021年9月至2021年底,已经跨区联办各类服务287件,方便了各族群众。

 

通过搭建一个管理网格平台,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为目的,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其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和处置工作,已建立75个村级网格、764个小组网格。

 

 

△各族同胞携手走向现代化 (杜敏银 图)

 

通过搭建一个基层法治平台,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村寨的普法行动、法律援助、司法调解、法律监督,为各民族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永定街道城南、城北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法治保障”为主题,构筑民族团结进步法治保障线,同时,与企业、学校等开展和谐联建、平安联创的党建活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社会治理格局。

 

通过搭建一个基层德治平台,深入挖掘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声音、好故事,聘请民间讲解员,在各族群众中开展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120场次,大力讴歌各条战线、各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优秀人物故事,用“民间语言”把先进人物事迹传播到基层群众中,用身边鲜活的先进事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同心共筑中国梦。

 

巩固创建成效 民族团结之花四季常开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富民县举全县之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制度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实现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巩固了民族和谐、宗教和谐、治理和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认可,2021年,富民县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今后,富民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继续唱响“同心筑梦·融荣富民”主旋律,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薄弱环节,将创建工作融入全县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全面推进“十融入十共荣”工程,将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十进”活动,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城镇民族工作,持续构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力推进“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富民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