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聚焦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民族体育云绽放】白族耍龙
作者:李源江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2/8/17

W020160314289285723113.jpg

 

洱源县炼铁乡一带的白族村庄龙文化源远流长,当地人把龙作为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在这些白族村落,许多房屋、木柱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耍龙活动。

 

炼铁乡白族群众把耍龙称为“耍龙舞”,白族话叫“达农高”,一场龙耍下来,大家大汗淋漓,是一项高强度的民间体育运动。每年从春节到元宵,白族群众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齐心协力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耍龙欢庆佳节。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发展,耍龙也发生了变化,加入了现代元素,出场形式多变,已成为一种形式更活泼、表演更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体育舞蹈,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白族耍龙主要道具是龙,龙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民间专业艺人用草、竹、木、纸、铁丝、布等扎制,历经2周以上才能完成。龙的躯干节数很讲究,白族的习俗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五节龙,多者可达三十一节。还有一种长龙,用竹篾编成长形圆筒,粘贴上漂亮的纸龙衣,体量轻巧,舞动时不费力,灵活多变。龙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漫天飞舞、龙头钻身、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三节以上组成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如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河起浪,煞是好看。

 

在耍龙之时,白族耍龙队在队长的引领下,点燃鞭炮,一曲《龙上天》唢呐乐奏响,敲锣打鼓伴奏,队长手持道具,在龙头前领舞,表现龙抢宝珠。舞龙头的人需抬着高一丈、张牙舞爪的龙头左右摆动,上下盘旋,牵引着后面的的龙身、龙尾队伍,有节奏地跳跃着、摆动着、奔跑着。特别是耍龙尾的,身披龙甲衣,手摇蒲扇,变化各种动作,及时和龙头呼应。每当耍龙进入高潮,来观看的群众络绎不绝,那耍龙的姿势,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其特点是动作快、幅度大、舞姿矫健,套路有金龙喷水、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双跳龙门等,主要通过穿、跳、跃、翻、滚、戏、缠等,充分展示出龙的英姿飒爽风貌。

 

炼铁乡白族村庄耍龙时会根据地形情况来变化脚步。如果场地允许,可以跨大步,如果场地限制,那就跨小步,一场龙耍下来,大致需要两三个小时,属于高强度的体力活。耍龙可以排成行,也可以围成一个大圆圈,甚至可以在路上边走边耍。耍龙进入尾声,领队会大声喊“今日耍龙,全家安康,粮烟丰收,财源滚滚,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祝贺语,观众异口同声叫道“好、好、好”。随后,金花们穿插入耍龙队前面,热情洋溢地跳起霸王鞭,整齐的动作,优美的舞姿,感染无数人。耍龙队也毫不示弱,以最快的速度、独特的方式、美丽的舞姿耍上几大招,最后在锣鼓声中落下帷幕,让人交口称赞。

 

如今,白族民间艺人把耍龙传承了下来,手把手向下一辈人传授,耍龙现今依然在炼铁乡白族村庄流行,而且种类得到了更新。特别是在大理市、洱源一带的白族村庄,每年耍龙更加隆重。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耍龙也成为了白族人民一项远近闻名的体育运动。(作者:李源江,单位系洱源县炼铁乡江旁村)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