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理论研究
 
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作者:倪慧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2/8/24

倪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累的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体现了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的思想升华,展现了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到“培养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逐层深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文化认同;依靠中华文化认同凝聚共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质养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自信不可或缺。这种自信对内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对外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两个维度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所增益。

 

精神是文化的集聚和结晶,文化是涵养精神的良田沃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内在支撑。同时,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可见,充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需要文化的涵养,以文化人,实施文化浸润工程,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以文化人,就是要在继承这些文化元素的同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内涵进一步丰富、内容进一步充实、更加贴近群众的现代生活,让各族人民群众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首先,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文化是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和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自强不息、仁者爱人的立身精神和处世原则;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家国意识,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忧国忧民、竭诚尽忠的爱国精神;中华民族非常注重个人品德修为,中华文化警醒个人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教诲人们传承敬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厚思想根基。

 

其次,要讲好革命文化的故事。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辱、共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革命文化书写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核心要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革命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革命文化有着顺应时代的具体内涵,例如新时代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自我革命精神,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革命文化不是由某一个民族单独创造的,而是由全体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在革命文化中熔铸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及其精神谱系,是将中华民族凝聚起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次,要讲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故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人心归聚、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磁场。讲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有历史的自觉性和实践的敏锐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隆重组织系列庆祝活动;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文化氛围,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著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程度,例如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两个共同”主题;而伟大抗疫精神,则是中华民族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最生动诠释。这些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栩栩如生。

 

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对内可以凝聚起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稳固和坚定;对外可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递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需要注意的是,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深厚而持久的认同,根植于对中华文化形成史的理性而全面的认识。因此,从共同意义上追溯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讲清楚各民族在这个历程中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艰辛付出和辉煌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思想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有历史视野,更要有现实视野和未来视野,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在根本上是为了实现中华文化的赓续开新,而面向未来的文化担当就在于各民族将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更加伟大的民族精神。

 

(作者系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