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族时报电子报     [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昆明普洱大理玉溪文山楚雄红河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曲靖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临沧
  返回首页  
新闻民族时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旅游云南
民风民俗理论研究民族医药法治建设宗教周刊特色云南民族体育宗教知识
  现在位置: 民风民俗
 
吆喝,“老声音”还原老昆明生活
作者:罗嘉 来源: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17/5/19

 

“小白(bé)……芨(jī),小白……芨。”炎炎夏日,在私人书舍接受采访的云南文史学家詹霖,聊到兴起时,为我们即兴“插播”了一段“昆明老声音”。“小白”短促,“芨”音长,颇有韵味的方言叫卖声一时间激起了我们的兴趣。

 

旧时,头顶阴丹蓝方帕,身着及膝蓝色粗布衫,下穿阔腿黑布裤,腰系青色绣花围腰的昆明城外山区妇女们,时常身背竹箩、手抬筲箕,步行数十里来到城中,走街串巷兜售各种草药。其中,白芨因治疗幼儿咳嗽颇有疗效而深受城内居民青睐。而像“小白……芨”这样的各种叫卖声,每日在坊间此起彼伏,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昆明城市交响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数十年前还在大街小巷回荡的“老声音”,如今已渐成“绝唱”。然而,这些深深印刻在老昆明人脑海中的乡音,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被彻底遗忘。

 

 

 

一天从吆喝声开始

 

詹霖童年时生活的昆明城是相对寂静的。静到在自家天井里,可以听到马匹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的“踢跶、踢跶”声由远及近,再慢慢消失;可以听到挑夫从门前经过,扁担两边的谷箩(gú·lé)一巅一巅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那时昆明城里没有汽车喇叭和高音广播声,街头巷尾除了鸡鸣狗吠之外,便是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小贩的叫卖声。”詹霖回忆说,每日天刚亮,衣着干净的四川女人们便手持木盘,在城中边走边用娇嫩的嗓音喊出“白糖……凉糕……太……平糕”;紧接着,卖豆腐、粑粑等的小贩也相继登场,高声喊道:“卖水豆腐,卖豆腐脑(nān)啦”、“米面粑粑呢卖”……不同的语音腔调在清晨的上空相互交织,唤醒了熟睡中的人们。

 

此时,与吆喝“吃喝”的小贩同时开工的,还有从乡间赶来收粪草(垃圾)的农民。他们赶着马车,手摇铃铛穿街而过。当听到“丁零当啷”的铜铃声和木架马车摇曳的“咯叽、咯叽”声,家家户户就争先恐后地把头一天的垃圾和痰盂马桶中的秽物倾倒在“粪草车”上,转身又去拍醒被窝里赖床的孩子们,周而复始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上门服务”贴心省事

 

往昔的昆明城,小商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便宜,小贩大多以挑担子游街的形式流动贩卖。有吆喝声,大家都会竖起耳朵聆听,然后估量一下自己需不需要。如有所需,便会及时“断(duǎn)住”(拦住)小贩,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成交。在家门口就能完成交易,这样的“上门服务”,对于购买者来说,可谓是贴心又省事。

 

吆喝声听得久了,昆明人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妙。比如,不同的吆喝声,腔调高低有别,语速缓急不同。儿时属于馋嘴一族的詹霖,便对两种零食的叫卖声记忆犹新。

 

薄荷(huō)糖是白糖加薄荷汁熬制而成的一种解暑食品,兜售此种食品的小贩吆喝起“薄荷糖,薄荷糖,可口清凉薄荷糖”时,声音一般是清脆、响亮、富有节奏感的,“酷似一颗颗炒豆从嗓门中蹦出来一样”。而吆喝“兰花豆,梆梆脆,越吃越有味”的则多为男性小贩,他们往往中气十足,声如黄钟大吕一般高亢洪亮,很符合兰花豆“嘎嘣脆”的特点。

 

“乱头发换针来唉”;“有……旧衣烂衫……找来卖”;“启刀……磨剪……子。”……当时,兜售各种货物的小贩,都有着不同的吆喝方式。即便是到了晚间三更天(大约相当于现在23点至凌晨1点),仍然有“饺......担担儿”这样卖夜宵的声音。可以说,老昆明人一天的生活,是始于吆喝,终于吆喝的。

 

吆喝声中出内涵

 

有趣的是,小贩之中除了有叫卖货物的之外,还有叫卖手艺的。相对于“货物叫卖”来说,“手艺叫卖”常常是用特定的工具敲击出特定的韵律,而非全凭嗓子招揽生意。

 

“当当,当当当,当当。”每当听到7声清脆的小铜锣声,大家便知道是鏾(xiàn,阉割)鸡匠来了;“嚓嚓嚓,嚓嚓嚓,”一叠铜片有间隔地响6次,大家也就心领神会,这是补碗匠在路过。而最能俘获童心的声音,则是小锤敲击马蹄铁发出的“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叮叮当”,此时,孩子们总会缠着家长买上一块儿“叮叮糖”(麦芽糖),咬在嘴里高兴地喊着“叮叮糖,叮叮糖,越吃越想娘”的童谣高兴地散去。

 

不论是丰富多彩的“货物叫卖”,还是各式各样的“手艺叫卖”,在有心人那里,总能听出一些“弦外之音”,甚至能够通过吆喝声瞬间判断出小贩的境遇和性格。

 

詹霖分析说,初出茅庐的新手,往往怯生生地刚一张口就收尾,让人听起来感觉他“很不专业”,光顾其生意的人自然就少。有的声音属于短促而低微的喊叫,听起来包含了祈求的意味,暗示着生意难做,希望别人听到后能起恻隐之心。有的一出口就成旋律,甚至有板有眼、抑扬顿挫,让人不由得对其货物或手艺充满信心。还有的则是声嘶力竭的嚎叫,充满了急躁之情,让人不胜其扰。

 

今天,往昔的吆喝声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但通过细细聆听老者们的“原音模拟再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句句简单的吆喝背后,是一个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老行当;而一声声呐喊之中,也往往蕴藏着旧时的市井生活百态。

 

(民族时报记者  罗嘉)

 

 
 
 
综合推荐
       
 
·
·
·
·
·
·
·
·
·
·
·
·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